• 63阅读
  • 0回复

跨时代的进步——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向技术改造要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04
第2版(经济)
专栏:

  跨时代的进步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向技术改造要效益
本报记者 班明丽 费伟伟
没有大型骨干企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现代化。大型骨干企业现代化要依赖不断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取得。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走过的道路证实了这个结论。
七十年代装置 八十年代水平
20年了,按当年建厂时的固定资产原值折旧计算,燕化公司的设备已经全部折光。然而,现在到燕化看一看,那些主要生产装置不但没有疲惫不堪的龙钟老态,甚至胜过当年,可与80年代新引进的装置媲美。
近几年,它每年要吃掉3亿元减利因素,再为国家创出18亿多元的利税。在全国500家大型企业中,实现利税名列第3。每年新增经济效益中,有80%是这些旧装置、旧设备在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中,立下的汗马之功。
没有什么诀窍。燕化公司就是老老实实地对装置进行了全方位的技术改造。
燕化的技术改造不是自发现设备老化才开始的,它是从装置一开始运行就起步的。1985年以前小的改造较多,1986年以来,他们每年用1亿多元投资,以促进主要装置全面达标、提高技术水平及节能降耗为重点,开展技术改造;重大改造项目与“短平快”项目齐头并进。十几年来,在消化、吸收引进设备技术的同时,已经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了十几套大型洋装置。
一批重点装置相继达标、超标。其中高压聚乙烯和丁二烯抽提装置改造后,分别连续7年、10年产量超过原设计能力;年产30万吨乙烯和丙烯装置达标后,1989年在全国同类装置竞赛中名列第一。
这11年里,他们对“耗能大户”装置进行12项大的技术改造,连续11年增产不增能耗。总产值增长69%,而能耗系数却是负0.018。
技术改造还使一套引进时“先天不足”的间甲酚装置,弥补了缺陷,拿出合格产品……
这些,都为燕化提高经济效益从速度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怕摊子旧 但求技术新
燕化公司坚持走技术进步道路,是逼出来的,也是“悟”出来的。
北京市缺水矛盾突出。他们的设备原设计每秒用水4立方米,但只允许使用2.15立方米;洋装置也有不少污染急待治理;运行中不断出现问题使生产不稳,几年都没有达标;国外技术进步很快,这套引进装置的生产工艺也逐渐陈旧。不进行改造,出路何在?
说是“悟”出来的,因为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企业从内涵挖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摊子旧不要紧,技术新也能创一流。”
公司所属化工二厂的聚丙烯装置,引进时只有8万吨产量。如果聚丙烯年产11.5万吨,增利就是可观的。“再引进一套3.5万吨装置,安全可靠见效快,还可以出国。”不是没人这样想过。但他们坚持分两期改造,只更换了进口高效催化剂和简单部件,结果3.5万吨到手,装置能力达标。而投资只有引进装置的1/3,贷款一年半即可收回,成为公司效益最好的技改项目。
技术改造虽然不如全套引进那样吸引人,但也给了他们如此慷慨的回报。
起点选得高 步子迈得大
技术改造起点高,技术进步放眼国内外。这是燕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他们做到:技术改造不在低水平重复,要改就争取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改造手段技术含量高,是国内一流、国外先进;第二,多出高附加值产品。他们说,燕化引进的是国外当代先进装置,不能干了十年二十年给国家交出一套落后设备。
边生产边改造,难题不亚于建一套“全新”。首先要正确对待风险。
银催化剂——增产乙二醇的源头。几年前引进时它的效益指标为73%。公司技术人员百般辛劳消化,刚刚达标,国外已是78—80%的水平了。于是,再追赶。可是技术上过了关,生产操作又出了毛病,产品不合格。此时此刻该怎么办?
“认准它是世界先进技术,就该允许有失败。风险由领导承担。”公司热情鼓励,技术人员又拍了胸脯:试下去!一举达到82.5%。这种高水平催化剂用于生产,不仅效益增加,还可生产三四十种市场紧缺的新牌号聚丙烯。现在,不是用户等燕化出新产品,而是燕化的新产品在等用户。
技术改造也使设备之间更加协调,大大减少了宝贵的石油资源在不配套环节上白白烧掉,或者只能卖初级产品。
科研是技改的后盾。经过长期努力,公司研究院已不仅能够在消化吸收基础上对引进技术进行仿制,而且初步具备了现代化石油化工新技术的开发能力。近5年有53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35项成果获奖,申请专利43项,获发明专利奖28项,成为燕化发展进步的“试验室”、“技术库”。
既为我所用 也为石化工业所用
在技术进步上,燕化人不仅有搞好本企业的责任感,还有作为本行业“引进第一家”的特殊使命感。他们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创造新技术,既为我所用,也为中国石化工业所用,为世界同行所用。
他们抓住引进技术国产化和新技术工业化两个环节,坚持不懈地努力。“七五”期间,已为国内同行提供50项成熟技术,及合成导热油、对二甲苯吸附剂等3个“工艺包”,“八五”还将有10个“工艺包”投入技术市场。让同行拿来可用,国家减少重复引进。
过去靠进口的150多种重要的生产用催化剂、添加剂和助剂中,已有70%以上实现了国产化,其中部分可为同行提供充分货源。
现在,一种把塑料与橡胶性能融为一体的新材料SBS,由燕化在国内首创成功,并且建起成批生产的装置。其技术“工艺包”已出口意大利。
这是中国石化工业战线第一项自行开发的出口新技术,也是燕化公司实现技术由“进”到“出”的良好开端。
“八五”规划已经摆在面前。“兄弟企业赶上来了,再过多年我们还会是‘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吗?”燕化从上到下在思考。
新的基础,新的难度。燕化人是清醒的。
刚刚退居二线的原总工程师吴嘉祥道出了燕化的远见:“技术进步与人类文明同步,它好像社会发展史,是一篇永远做不完的文章。”毫不怀疑,燕化一定会把技术改造文章做下去,做得更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