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从“小姐”回到“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6
第8版(副刊)
专栏:

  从“小姐”回到“同志”
韦骥
先有李荒同志的《同志颂——一个共产党员的心声》,批评前些年的淡化思想政治工作,淡化党性,感慨何以改掉先烈鲜血换来的崇高称谓,谈及革命精神在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的同样重要。接着有《“小姐”辩》,考证小姐原先系指社会地位低微的女性。后来是《也为“小姐”辩》,说“同志”是党派性称谓,“以人际交往的一般称谓而言,多数国家用先生、夫人、太太、小姐之类”,因此,“与其批评社会上称‘小姐’不称‘同志’,不如批评党内有些人不愿称‘同志’而称‘××长’,以及社会上乱称师傅、‘哥儿们’等等封建残余的现象”。最后是《也谈“称呼”》,肯定“李荒同志的文章精神实质是对的”,指出“‘同志’称呼,是和我们的革命传统,我们社会的崭新人际关系联系在一起的。”读了这些文章,仍觉意犹未尽,想就这个题目再说几句。
倘说“同志”是党派性称谓,这称谓的普及也说明着,共产党从无一党一派的私利,它的先进性,已经为民众承认。自称或互称同志,包含了跟共产党志同道合的意向。这该是70年间中国天翻地覆般改变的原因。这称谓自建国初期流行,经历过的人,不会忘记那国运的兴盛和民气的蓬勃。革掉了先生、夫人、太太、小姐的称谓,与革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革掉黄世仁们吃人的权势同时发生,便同中国百姓的自由、解放、平等和主人公地位,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以小姐称原非同志或不想做同志的女性,自然得体的;以小姐称某位女学生,倒被看做并不委婉的批评,要平白招来眼泪。到淡化同志的几年,已经有新潮家演讲和著文,说如今的主张共产主义思想、共产主义道德,是犯了超阶段的“左”的错误。我那时想,无论被指为错误者是否错误,这新潮也有几分“道理”的。因为眼见着曾经是同志者的转向,或腰缠不义之财而攻击共产党腐败,或口喊爱国却专操洋教头的故伎。山雨欲来,分明是向着同志下手的。
同志者称同志,不是同志者何必称同志!即便在忠诚的爱国者,倘强迫与骂祖宗以向洋人讨封赏的人称同志,那痛苦该不会亚于吞苍蝇。同志称谓之在中国的盛行,是因为不齿为“精英”的同胞,同着社会主义之志。要论“一般称谓”,在中国,这正是一般称谓。我不曾考证,世界所有国家中,是否“多数国家用先生、夫人、太太、小姐之类”。即使果真如此,中国人又何必去照抄。“多数国家”搞他的资本主义,中国也并未随俗的。
《也为“小姐”辩》,辩出了“同志”称谓“不适应对外开放”。这却让人尤其糊涂。开放尽管开放,总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共产党领导。我想,这也是论者同意的罢。然而文件、讲话、书刊、广播、电视,倘以“不适应”云云,一律清除“同志”,改做先生、夫人、太太、小姐,怕是全民动员,大干快上,也要十年八年的。据说,海外所来黄种人,脑门上没有标明身份,而今天我们的许多官员、经理、女性,也是西装革履,浓妆艳抹,不亚于海外来者。以我的孤陋寡闻,实在说不出可有以肤色、衣着、妆饰确定是否同志的标准。何况西装革履、浓妆艳抹,也并非同志者的专利。要说称谓的适应,恐怕先该适应中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适应中国平平常常、诚实劳作的百姓。
对外开放,是立足今天中国的学习和探索,目的也为在这基地上的前进。忘却老祖宗者有的已经只剩了黑发黄脸,连魂灵也西化了去。于是,经商,则中外勾结,坑害国家,中饱私囊;为文,则称中国人而自惭形秽,说社会主义则咬牙切齿,终于大进大出,走向世界,乞求外国惩罚自己的祖国。这改换门庭,和新主子同志得如胶似漆的事,仿佛不是一件两件。电脑和艾滋病良莠携手,并肩入境,也曾有过。经验与教训恰恰证明:因为对外开放,才更该时时记着“同志”和“同志”的本意。
末了要说的,是那个“与其”和“不如”。党内称同志而不要称职衔,《同志颂》已经引过中共中央的通知,且有剀切中肯的评论,也还批评了乱称师傅、哥儿们。只是我独不解,何以有“与其”如何“不如”怎样的厚薄之分。由此忽然记起几年前新潮家的名言:与其一切向权看,不如一切向钱看。那回的“不如”,其实别有深意的。——然而该收住了。惟愿这忽然记起的并非一回事,而是赘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