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关心基层信访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7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关心基层信访工作
本报记者 杨武军
前不久,记者到湖北省一些地方了解基层信访工作情况时看到,基层信访干部的确很辛苦。他们做了不少工作,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接待来访者,有时还遭到耍蛮的人和精神病人的打骂;外出查案子,常坐冷板凳;处理案子就更难。基层信访工作干部希望能从四个方面得到关心:
1、领导要重视,部门要支持。
信访工作说起来重要,可有些领导同志工作一忙往往就顾不上。有的部门对信访案件,领导批办的才办;没批办的,即使是明显该办的事情,也推拖不办。有个县的信访办一次给一个单位发公函,请他们调查一下该单位一名职工反映的问题。那个单位领导竟说:“信访办有什么权力命令我们!”便置之不理。信访部门也无可奈何。湖北省信访办1990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310件,省委领导同志阅批166件,仅占群众来信来访数的0.5%,大量的来信来访要转请有关单位和部门处理。如果都等有了领导同志批示才办,岂不误了大事。
2、处理信访案件各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纪检、监察、司法、公安、民政等部门,都有自己的管辖范围,受理案件都有一定的条件和自己的具体规定。其余的真空地带,谁也不管,最后都要信访部门来管。两个部门管辖有交叉的信访案件,经常被推来推去,归口不出去。这些案件便成积案,久悬不决。
3、要帮助信访部门解决办案件难的问题。
一是调查难。信访部门调查案件常遇到这样的质问:“你们又不是纪检、监察,凭什么来查这查那。”二是处理难。信访案五花八门,有许多问题没有明确政策规章可循。三是结案难。一个案件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达成了一个处理意见,可过些日子上访人又来了,又提出更高的要求,无理纠缠,没完没了,这也是信访部门最棘手的一个问题。法院判决有终审,而信访工作却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4、要帮助信访部门解决办公条件差、经费困难的问题。有的县一年只有2000元的办公经费,出去调查几次就超支。有的镇的信访干部与团委、妇联、司法助理挤在一间小屋里办公。群众来访,有些事情不好公开,只好带他到家里去说。
要解决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应该加强信访立法,明确信访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使信访部门能够依法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按政策处理信访问题。湖北省信访办副主任杜佐胜对记者说,领导和群众对信访部门期望都很高,由于种种困难,使有的信访部门成了“交通警”(来人上访,用手一指上哪儿找什么部门)、“搬道工”(群众来信按归口分流)、“收发室”(来信来函一转即完),什么事也管不了。他们深切感到需要建立一整套接访、交办、督办法规,来保证信访工作有效地开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