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江泽民在莫斯科举行记者招待会 说访问达到促进中苏睦邻友好合作预期目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8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在莫斯科举行记者招待会
说访问达到促进中苏睦邻友好合作预期目的
据新华社莫斯科五月十七日电 (记者竺承军、盛世良)江泽民总书记今天下午在苏联外交部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他这次对苏联的正式访问“达到了预期的促进中苏睦邻友好关系的目的”。
在记者招待会开始时,他说,“今天是我访问苏联的第三天。三天来我同戈尔巴乔夫总统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还通报了各自的国内情况”。他指出,“中苏双方一致表示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在国际问题上,双方的主张有不少是相同或相近的。这些都会反映在即将发表的中苏联合公报里。”
接着,江泽民总书记回答了各国记者提出的问题。
莫斯科电台记者问江泽民总书记,访问期间是否实现了会见一些老朋友的愿望?
江泽民说,“昨天我同一些老朋友见了面。中国俗话说:‘故友重逢,分外高兴。’今天我又去参观了我曾在那里工作过的利哈乔夫汽车厂,见到了许多老朋友,共叙了友情。同时,我也看到苏联人民在建设中取得了不少成就。我离开苏联已有三十五年了,一些比我年长的老朋友已经去世。但我有机会同他们的子女和家属见了面。”
日本记者问:“在同戈尔巴乔夫的会谈中,是否提到了关于党的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双方是否有分歧?”
江泽民答:“我觉得你有兴趣想了解我们的分歧,但我这次来是为了促进两国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中苏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两国有七千多公里的共同边界线,两国经济有互补性,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是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充分相信,这次访问必将会把两国友好关系继续推向前进。”
塔斯社记者问:“中国领导如何评价海湾战争后的国际形势?”
江泽民答:“我们对国际形势的基本看法不论在海湾战争前还是在海湾战争后都没有改变。我们一向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一向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为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俄罗斯电视台记者问,这次访问期间签署了中苏东段边界协定,西段边界协定何时签?
江泽民说,中苏东段边界协定是双方经过长期谈判取得的结果。本着东段边界协定的精神,双方继续进行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其他的边界问题也会解决。
西班牙记者问江泽民:“你是如何看待苏联改革的?”
江泽民答:“我们历来主张各国的建设方针应当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改革也是一样。我想,苏联根据自己的情况,有它自己的改革方针。我理解你希望我谈谈对苏联改革的看法,很抱歉,在短短的三天访问时间内,我不可能全面了解苏联改革的情况。如果你有兴趣了解中国的改革,我倒可以谈一些看法。”
美国广播公司记者问:“你们是否讨论了关于武器交易的问题?”
江泽民说:“自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以来,我们两国和两党开始有了正常交往,各个领域的合作也在顺利发展。两国军方有所交往是很正常的。但是我这次来没有和苏联方面谈军事合作问题。”
摩洛哥通讯社记者提出两个问题:一,你同戈尔巴乔夫谈过社会主义问题没有?据我们理解,苏联进行的改革是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国保留了现有体制,进行的是经济改革。二,你如何看待苏日关系和它们的前景?
江泽民答:“我在会谈中向苏联方面介绍了国内情况,我们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改革方面,我们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人民自己在长期斗争中选择的。苏联也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选择。我经常对一些去中国访问的外国领导人说,世界是多样的,应当有各种各样的制度。不仅有资本主义制度,同时也有社会主义制度。各国采取什么制度,完全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去选择。”
关于苏日关系问题,江泽民总书记回答说,“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不久前戈尔巴乔夫总统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苏日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稳定。但这次会谈中,我们没有谈到这方面的问题。”
阿塞拜疆共产党机关报驻莫斯科记者问:“你是否认为中苏双方关系已恢复到50年代的友好水平?如果没有恢复,是否两国之间还存在问题?如果有,那是什么问题?”
江泽民答:“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同志到中国和邓小平同志举行高级会晤,使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所谓正常化,就是既不是恢复到过去50年代那种结盟关系,也不是回到六七十年代的对抗关系。我们现在的关系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新型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新型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是有生命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