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新崛起的花卉大国——肯尼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8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新崛起的花卉大国——肯尼亚
杨幽燕
提起花卉大国,人们不由地会想到荷兰。其实荷兰对世界花卉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几年来已被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打破。愈来愈多的肯尼亚鲜花出现在西欧、北美国家的宴会厅、会客室里,在异国他乡争妍斗艳,展示风采。1990年肯尼亚共出口4亿枝鲜花,花卉出口已经同旅游、咖啡一起成为创汇的三大支柱,而且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创汇产业。
肯尼亚花卉种植场主要分布于东非裂谷地区的内伐夏湖畔。那里的赤道高原气候特点是日照充裕,昼热夜凉,特别适于花卉生长,而且供水极方便。这一地区原来种植的都是咖啡。这些年来世界咖啡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降,肯尼亚最大的咖啡企业布洛克·邦德公司便成立了苏尔马克子公司,专营花卉种植与外销。
在肯尼亚中央银行的支持下,公司招聘了一批学习园艺学的大学生,开发花卉种植新技术。他们用杂交的办法成功地使鲜花延长寿命,并且能适于长途运输,因为公司的目标是打入西欧、北美市场。
公司开始以种植玫瑰花为主,后来又根据西方市场的需要以石竹花为主。现在世界各国大部分用覆盖法种植石竹花,成本很高。而这家公司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露天种植,并从荷兰、德国请来专家指导。现在该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竹花出口商。
劳动力便宜也是肯尼亚的一个优势,工人工资平均每月40美元,但效率很高,如花卉分档工一天可处理2600枝,最高可达6000枝。
花卉质量高低的关键是保鲜性,因此各个工作环节特别强调速度。采集工只摘采含苞待放的。采下后立即放进地头路边的箱子里。不断巡回的装运车辆随时将箱子运往大厅,分档工首先将花束浸泡在注有保鲜剂的水桶里,24小时后按质分档、扎束、包装,再送到冷藏室待运。密封车用3—4个小时将成品运到首都内罗毕机场,直接空运到德国纽伦堡,再从那里转销各国,其中包括荷兰。
现在肯尼亚的鲜花以其鲜艳持久、价格合理在国际市场创出了牌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