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具有保留价值的北京四合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具有保留价值的北京四合院
北京城,四合院确实是北京美丽风采的一部分。现在北京还有哪些具保留价值的四合院呢?
西四北三条(原报子胡同)11号,这是一所四进的大四合院,原系国民党政府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长马福祥宅。除大门内屏门拆除外,其他部分,保存完整。
东城礼士胡同(旧名驴布胡同)129号,据《京师坊巷志稿》载:清东阁大学士、书法家刘墉有宅在此。据胡同老住户介绍,现129号即原刘墉住宅,民国时期归某大员所有。解放后曾为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现为文化部电影局。屋宇庭院保存完好。
内务部街11号,原系山西巨商乐家住宅。附近几个门,每门各为一四合院,都是乐家的房产。解放后为总政宿舍。
史家胡同51号、53号、55号,原系知名人士章士钊宅。53号即“好园”,现为全国妇联招待所。55号,解放后曾为某国驻华大使馆。以上三座四合院均保存完整。
东四北六条63号、65号,原为清内务府旗人蒋××宅,人称蒋中堂(疑为大学士崇礼)。民国初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孙宝琦曾住63号。解放后归轻工业部使用,两院合而为一,房屋虽较完整,庭院已无昔日四合院的风貌。65号,原为旗人卓姓宅,日伪时期,为禁烟局长刘某所有,系三进的四合院,现内部保存完好。
东四东八条111号,为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古建筑学家朱启钤宅,是一座二进的四合院,保存完好。
地安门外大街东,帽儿胡同5号,是一座五进的大四合院。北宅及其东邻的3号、1号都是黄姓巨富所有。现内部保存完好,是一座典型的大四合院。11号是一座四进大四合院。11号和9号、7号原是旗人文大人家房(疑是大学士文煜),其后大总统冯国璋曾住此。解放后初为朝鲜驻华大使馆,现是外交部宿舍。主要建筑尚完整,局部有拆散。
后圆恩寺胡同7号、13号,是一座大四合院,内部拆改很多。解放前曾是国民党政府总统行辕,解放后,先为南斯拉夫驻华大使馆,后为亚非记协。13号是一座二进的小四合院,自1974年起,我国著名作家茅盾住此,他的最后一部著作《我走过的道路》,就是在这里完成的。现已辟为“茅盾故居”。       (4月3日《北京科技报》张福民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