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列麦人的风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18
第5版(国内政治专页)
专栏:

  列麦人的风采
高文静
在西藏,有一个远近闻名的老典型——隆子县列麦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列麦人曾经迷茫过、彷徨过,然而迷茫之后是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经过冷静的思考,他们克服盲目蛮干,扎扎实实治穷致富,做奋发有为的列麦人。这是乡党委一班人的共同愿望。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的列麦已让人刮目相看了:列麦人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全部住进了新房,而且一些高档家具如藏柜、录音机等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照明、打场、粮食加工的电气化,并成为家家户户可以用电炉烧茶做饭的乡;粮食产量比大丰收的1978年增产5万公斤;现在全乡共有牲畜11748头(只),是民主改革时期的3倍;1990年人均收入478元,名列隆子县前茅。
饮水思源。列麦人富了,但他们没有忘记党的恩情和支援国家建设,去年他们共向国家交售商品粮4.5万余公斤,人均储蓄存款400余元。
列麦人富了,观念也变了。在这个过去“割资本主义尾巴”最彻底的乡,如今已有1/3的人从事商业、编织、运输,年人均副业收入达到了111元。
识文断字,在旧西藏属于农奴主和贵族阶级的专利,如今的列麦人不仅自己甩掉了文盲的帽子,而且还培养了30多名大中专生,办了小学、夜校,适龄儿童基本可以入学。列麦人不为挫折屈服,不向困难低头,硬是把穷乡僻壤变成了殷实富庶的“米粮川”。可以相信,他们会用勤劳的双手把明天编织得更加绚丽多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