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把承包制的理论与实践推向前进——兼评杨培新教授新著《承包制——企业发达必由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04
第5版(理论)
专栏:

  把承包制的理论与实践推向前进
——兼评杨培新教授新著《承包制——企业发达必由之路》
宋廷明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是中国人民在10年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两个伟大创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国农村面貌和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显示出了承包制的现实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目前,全国有98%的农户和90%以上的国营工商企业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制已经成了我国城乡公有制经济普遍实行的生产经营责任制形式。去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明确重申,农村家庭承包制和城市企业承包制要继续坚持不变。这不仅给广大农民和企业吃了“长效定心丸”,而且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现在,全国绝大多数企业从1987年开始的第一轮承包已经到期,目前各地正在抓紧进行第二轮承包,迫切需要认真总结第一轮承包的实践经验和加强对第二轮承包的具体指导。最近,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了杨培新教授的新著《承包制——企业发达必由之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企业承包制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考察。这对于正在落实第二轮承包的广大企业来说,的确起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杨培新教授长期在国家综合经济部门进行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担任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是较早从事承包制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著名经济学家之一。1987年初,他在对首都钢铁公司和天津市的11户大中型企业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之后,直接向党中央和国务院上书建议在全国企业中广泛推行承包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表现出了可贵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几年来,他深入实际,对企业承包制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出了许多有独特见解的理论文章和政策性建议,在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承包制》一书,正是他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在这本著作中,杨培新教授对企业承包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形式、理论基础和完善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述,并用大量详实丰富的材料和事实,回答了对企业承包制的一些误解、非议和责难。该书的出版发行,无疑对今后如何继续坚持、巩固、完善和发展企业承包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我国是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我国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经济技术发展极不平衡,加上生产要素难以流动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等因素,同样的投入在不同地区、部门和企业的产出效果迥然不同,企业之间的盈利水平相差甚远。因此,国家不可能马上用一个整齐划一的企业所得税率来规范情况千差万别的不同企业。承包制能够在全国各地普遍推行的基本原因就在于,它符合我国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规律的要求,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一是它适应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即既适应于农业、工业和商业,也适应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二是它适应于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即不仅适应于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等公有制经济形式,也适应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三是它适应于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即不仅适应于有机构成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也适应于有机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四是它适应于不同的经营管理水平,即不仅适应于经营管理水平高的盈利企业,也适应于经营管理水平一般的微利企业或很差的亏损企业;五是它适应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即不仅适应于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也适应于经济不太发达的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疆落后地区。目前,还找不到其它一种企业经营责任形式能够像承包制这样具有如此广泛的适应性。因此,承包制的普遍推行有其客观必然性,其功能和作用是其它任何形式所无法代替的。承包制实质上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通过公有制经济的所有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依照法定程序签订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明确界定所有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实现政企职责分开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公有制经济单位承包给生产经营者去自主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经营责任制形式。由此可见,承包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理论;其运行机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承包任务体现了国家计划的要求,而任务的实现则必须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其核心问题是实现责、权、利三者结合,落实企业自主权,建立生产经营责任制,逐步形成利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经营单位。承包制给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是承包制能够得到普遍推广的又一个基本原因。
“八五”期间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活力,始终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稳定经济的关键是稳定企业,而稳定企业的关键在于稳定承包。当然,承包制与其它任何事物一样,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新一轮企业承包中,需要在总结上一轮承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兴利除弊,科学合理地确定承包基数和上缴比例,明确承包主体,完善承包合同内容,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完成财政上缴任务、搞好企业技术改造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结合起来,防止和克服短期行为,充分调动企业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使企业承包制在“八五”期间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