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在珀尔辞职的背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2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在珀尔辞职的背后
本报记者 江建国
德意志联邦银行行长卡尔·奥托·珀尔16日宣布提前辞职。这位被美国《新闻周刊》誉为“欧洲最有影响的金融政治家”本来要到1995年才任期届满。他是战后德国任期未满而辞职的第一个中央银行行长。他在位11年,先后经历了施密特和科尔两任总理,经验丰富。正因如此,他的举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注意。
他在辞职声明中虽然申明完全“出于个人原因”,然而他却又耐人寻味地说,他此举不是“拥护或反对某个人”的示威,也不是“绝望的表示”,“不必担心联邦银行数十年行之有效的货币稳定政策会因此而改变”。
此间舆论认为,早在今年3月,珀尔和科尔总理的政策分歧就已暴露。珀尔曾在一次会议上,公开批评两德货币联盟是一场“灾难”。此话一出,国际外汇市场上马克的比价立即下跌,从1美元兑换1.62马克直跌到1.67马克。珀尔的话实际上反映出他对目前德国经济形势和马克地位的忧虑。早在今年2月中旬,马克对18个主要工业国的比价就下跌了2%多。为了维持东部的社会稳定,科尔政府不得不越来越多地采取政府干预政策。为了筹集资金,政府不断举债,今年债务总额估计最终将达到1650—1750亿马克之巨,国家债务将占国民生产总值5%。在欧共体内超过这个临界点的只有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和希腊。不久前议会又通过了增税方案,增税又牵动工资增长,物价随之就会上涨。由于进口增加,出口下降,今年1月德国的经常性项目收支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头一次出现逆差,2月、3月逆差仍继续增长。为了吸引资金,德国利率已经提得很高,为此不断受到美国压力。以捍卫马克币值、维持物价稳定为己任的联邦银行行长左右为难,如果为了压低通货膨胀而再提高利率,势必带来投资裹足不前的后果,而目前德国,尤其是东部极需投资;如果放松银根,通货膨胀就将出现。按照德国的有关法律,联邦银行具有独立地位,不接受政府指示,但同时法律又规定它应该一般地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面对德国目前的财经状况,珀尔感到难以处置。
在欧洲货币联盟问题上,珀尔和科尔政府的意见也不尽相同。科尔政府出于政治考虑,一直主张加速实现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实行欧洲统一货币。珀尔是欧共体中央银行行长委员会主席,在推进建立欧洲货币联盟,拟定未来的欧洲中央银行蓝图方面作出过很大贡献。但他同时也主张这种进程不能过快,反对法国提出的建立一个可以向欧洲中央银行发号施令的欧洲经济政府的建议。他力主在这个过程中,德国要把货币政策的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一来,在德国,乃至欧共体某些政治家的眼中,珀尔似乎是一个拖欧洲货币联盟后腿的人。
最近,在德国统一后的联邦银行组织机构改组方面,珀尔的方案没有得到科尔总理的支持。种种因素终于促使珀尔挂冠而去。珀尔的辞职既是目前德国经济形势、也是欧洲某些错综复杂的问题的反映。从这点上说,珀尔的辞职引人深思。
                   (本报波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