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 (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3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江泽民同志的讲话
(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我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国各条战线上辛勤劳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毛泽东同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论述过这个问题。他在1963年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领导科技工作整顿的时候,针对“四人帮”破坏科技工作的谬论,以马克思主义者的大无畏气概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重申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进一步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愈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就会极大地提高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和生产资料相结合,就会大幅度地提高工具的效能,从而提高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们的劳动生产率,就会帮助人们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社会主义制度为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前景,使科学技术对发展生产力和推动社会进步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我们正处在新旧世纪交替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科学技术上落后,就会被动挨打。全党同志、全国人民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足够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危机感,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而且必将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是把这个转移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如果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保证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那么,我们把经济建设进一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将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同时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宏伟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90年代科学技术工作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当前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的新科技革命,对我们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90年代我们的科技工作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大进步:一是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以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这些产业的发展实现由主要依靠扩大外延到主要依靠内涵增加的转变,建立节耗、节能、节水、节地的资源节约型经济;二是有重点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三是要在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若干重大领域,特别是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扎实的成果;四是要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总之,我们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在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上,集中国家物力、财力,联合攻关,力争获得具有重大实际应用价值的成就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突破。这样,我们就能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为了解放科技生产力,必须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要在舆论宣传、体制改革、完善政策、增加投入、培养人才等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这里我着重讲一讲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相结合的问题和进一步落实完善知识分子政策的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在企业和经济部门形成和发展任用科技人员、采纳科技成果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内在动力。有了这个条件,科技工作和科技体制改革就有了良好的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当前的中心一环是继续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建立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机制。要按照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探索在科技工作中把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的途径和形式,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进一步结合。要逐步建立引进、应用、推广、创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科研机制。除某些基础研究外,就总体而言,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投入。要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逐步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形成科技投入及产出的良性循环。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保障90年代科技发展方面,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并将进一步采取若干重大措施,使各项科技任务得到更好的落实。
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发展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解放科技生产力的前提。当前,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重点是采取切实措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形成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平等交换意见的学术环境。中央相信,广大科技人员一定会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大显身手。
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不仅需要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而且需要亿万人民群众的参与。只有全国人民群众自觉地投入新科技革命的行列,增强科技意识、掌握科技知识、参与科技实践,我们的科技事业才能蓬蓬勃勃向前推进。
在新科技革命中,党中央和国务院希望各级科协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发展科技事业的助手。中国科协成立以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级科协组织要继续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为科技进步、经济振兴、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坚持宣传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充分发挥科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要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大力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提出建议,推动科学技术在全社会的普及和推广。要团结海内外科技工作者,促进祖国统一,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要加强组织建设,充实基层力量,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服务,努力将科协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发挥科协和学会的作用,认真听取和研究采纳科学界的意见建议,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并且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
各位代表、同志们、朋友们: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优秀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创造了灿烂的中华古代科技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发展我国的农业,为振兴整个民族经济,为巩固国防,为发展各方面现代科学技术,为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党和人民高度赞扬广大科技工作者创造的光辉业绩。90年代将是科技工作者大展宏图的黄金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相信,在新科技革命中,我们的科技人员一定能谱写出光辉的新篇章。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