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3
第5版(理论)
专栏: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马洪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确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满怀信心地为实现第二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而奋斗。人民日报在这样的时刻组织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大的问题,非常及时。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对于实现“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将是很有意义的大事。
今后十年的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即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工作的战略地位,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高效益地增长。这样才能确实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并为下一世纪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技术经济基础。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期内,我们走了一条投入多、产出少的粗放式发展道路,注重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外延地扩大再生产,而忽视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内涵地扩大再生产。80年代初期以来,我们提出了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从以下的情况中可以看得明白。
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一个衡量指标,即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国际通行的办法是运用道格拉斯函数,定量地计算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总额中技术进步所占的份额。虽然对这一算法人们尚有争议,但它也能够为不同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内技术进步的作用的比较,提供一个可供计算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计算,我国各个时期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如下:
1952—1957  46.9%;
1957—1965  20.7%;
1965—1976  3.6%;
1981—1985  30.5%;
1985—1989  30.1%;
(以上数据是根据工业普查资料计算的)
从以上数据可以大体看出,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952—1957,通过大规模引进和技术改造,奠定了我国工业的初步基础,这一时期,技术进步贡献最大,达46.9%。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技术进步的作用下降到3.6%。改革开放以来,十年间大体保持在30%左右。
与国外比较看,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较低的。据世界银行计算,1950—1970年期间,技术进步贡献率,发达国家平均为49%,有些国家高达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5%,有些国家和地区高达50%左右。
所以无论是从我国自身不同时期比较,还是与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比较,我国的技术进步率还不高,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人力、物力和资金的大量投入实现的。
目前,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在9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实现再翻一番的目标时,怎样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真正转变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轨道。为此,我认为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全党全民真正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第一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过去,人们谈到生产力时,只讲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甚至有人认为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片面理解。实际上,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对科学技术在经济中的作用是高度重视的。科学技术是直接地体现在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之内的,是渗透在全社会的。现代经济发展表明,经济社会愈发展,科学技术愈起主导作用。所以,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恰当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代,在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反复弘扬这个基本观点,这是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的。我们的报纸、刊物、广播、图书,应当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广泛地系统地宣传这个基本观点,以取得共识,形成社会风气并成为大家自觉的行动。
第二,增加科技投入的比重。要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必须相应地增加投入。在投入的分配上,是把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开发上,还是用于简单地外延扩大再生产上?我们主张,应当在适当地控制新建企业总规模的基础上,把资金更多地用于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应当积极地扶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缩小同国外的技术差距,并且要注意运用高技术和先进技术对我国现有的传统产业和各类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增加新的品种,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过去十年,我国技改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仍然不高,大体在35%左右。今后应当进一步提高这一比重。在这方面,文件上、口头上讲得较多,但实际做起来,往往走样,这是值得严重注意并认真解决的问题。
第三,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你要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你就要尊重科学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国的科技队伍相当可观,有许多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怎样把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仍需要在体制和政策上进行探索。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如何使科技人员充分地施展其聪明才智,形成有利于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工作的政策环境,并相应地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条件、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这方面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投入少、产出多的最经济的办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