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德国艾滋病患者的忧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3
第7版(国际)
专栏:国外剪影

  德国艾滋病患者的忧虑
本报记者 许宏治
最近,《柏林日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四十三岁的B女士有过二十年的吸毒史,戒毒六年后发现感染上了艾滋病毒。她万念俱灰,萎靡不振,于是又开始吸毒。后来她逐渐想通了,觉得在有生之年还是应该振作起来,做些有益的事情。于是,她再次戒毒,并在柏林的“艾滋病援救”组织找到一份打字员的工作,至今已干了两年。然而,由于联邦政府防治艾滋病专项计划将于今年年底结束,“艾滋病援救”组织经费来源因此将成问题,B女士将于九月份被解雇。这一消息对她来说不啻当头一棒,因为帮助艾滋病患者的工作已是她的精神支柱。她说:“它给了我活下去的理由。”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一工作不能再做下去。受到这一打击后,她身上的艾滋病症状日渐明显,经常虚脱,逐渐形销骨立。
德国自一九八二年以来总共已发生艾滋病六千一百七十六例,其中百分之四十七患者已经死亡。目前还有五万人已感染上艾滋病毒,他们将在今后几年内成为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的蔓延几年前就已在联邦德国社会上引起人们的警觉。一九八七年,联邦政府曾专门拨款五千万马克,资助一项防治艾滋病的专项计划,近年来德国艾滋病毒感染人数的增长得到一定控制。
但是,联邦政府的这一专项计划将于今年年底结束,同时,国家预算中用于艾滋病防治的开支将削减一千五百万马克。从明年起,上述专项计划将改为由各州负责进行,而各州普遍感到经费不足,这使艾滋病防治工作者感到为难,也使艾滋病患者、病毒感染者感到沮丧。
按照联邦政府防治艾滋病专项计划,对病入膏肓的艾滋病人可以上门护理,直到病人死亡。柏林一个专门从事这一事业的机构HIV协会的韦贝尔先生说,柏林市目前共有约七百名艾滋病人,在医院里人们普遍害怕接触这类病人,HIV协会负责上门护理二十五名重病人,还有一份长长的候补名单。但是,由于联邦专项计划的结束,这一护理项目也可能终止。
可能终止的另一项目是,专门向艾滋病人出租住房。由于一般房主不大愿意把房子租给艾滋病患者,这一项目曾帮了他们的大忙。目前柏林的艾滋病患者有四分之一没有住房。这一项目取消后,无家可归的艾滋病患者数字还可能增加。
在德国东部地区(原民德地区),防治艾滋病经费将从六百七十万马克削减为一百万马克。有关人士认为,虽然目前东部地区艾滋病患者较少,但由于东部地区的吸毒、同性恋、卖淫等现象正在滋长,如果不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宣传教育,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数字很快就可能增加。而进行这些工作都有个经费缺乏问题。
德国卫生部艾滋病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说,削减艾滋病防治经费的原因,一是政府认为艾滋病的蔓延在德国已受到一定控制,二是政府财政拮据。不过这位负责人警告说,如果目前的五万病毒感染者在今后十年内死去一半,那就不是“次要问题”了。
(附图片)
图为柏林国会大厦门前反对削减艾滋病防治经费的示威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