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杨柳青青着地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3
第8版(副刊)
专栏:

  杨柳青青着地垂
刘锡诚
清明节刚过,地气显著上升,不仅风筝摇曳上天,连楼前那河岸边的柳树也吐出了嫩芽。出得阳台举目望去,但见两行新绿,令人清心爽目。
每当晨曦初透,几位新结识的朋友必定在这柳林纵横之间练拳走步,蹬腿踢脚,锻炼身体。自然也不免兴味盎然地凝视着这些弱而垂的柳条上萌动着的春的气息。春之声终于来了,谢谢那场迟迟不至的晚雪的浇灌。
诗词里常有“杨柳依依”的句子。在人民生活中,柳条也常常同这“依依”二字联系在一起,点染着浓重而伤感的情感色彩。汉代流行“折柳相赠”的习俗,往往借道中所见,而致依依惜别之情。《三辅黄图》记古都长安的风习,有道是:“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相赠。”一首《途中寄友人》诗云:“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千载余。”另一首《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经历过朝朝代代、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折柳相赠的习俗,变成汉民族,特别是北方民族表示惜别的民俗文化象征了。
在有些少数民族中则不然。比如柯尔克孜人把折柳作为起誓的象征。史诗《玛纳斯》的开篇序诗里就有此象征的运用:“断枝起誓的规矩多,赛过飓风的骏马多。”谁违背誓言,就如同柳枝一样被折断。可见,民族不同,象征也不能乱用。
在古代,柳树还是其他事物和民俗文化的象征。例如,柳是大牛车和丧车饰的象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置广柳车中。”《集解》:“服虔曰,东群谓广辙车为柳。”《释名·释丧制》:“舆棺之车……其盖曰柳。”《礼记·杂记注》:“将葬载柩之车饰曰柳。”在《新定三礼图》里有图版。
柳条在人们的信仰中,还具有驱恶的象征功能。《释氏要览》下记载:“北人风俗,每至重午(端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树枝,置之门前辟恶。”门户是恶鬼恶气出进之所,将柳枝置于门前,意为堵住恶气不能进入家中。清明节踏青是一种群众性的迎春活动。记得儿时在故乡道旁多植垂柳,小伙伴们各自采折带着嫩芽的柳枝做成柳哨,编织成柳条帽(环状柳圈)戴于头上,驱恶气,迎阳气,憋了一个冬季的孩子们在精神上、肉体上都得到真正的解放。柳条帽也是一种文化象征。
儿童时代虽然承受着浓郁的象征思维的熏陶,然对其中的意蕴却不甚了了,只觉得天经地义,就该那样子做。如今步入老年了,不再有那种吹柳哨、戴柳帽的兴致和环境了,可是儿时那种辟恶迎新、祈福纳祥的民族心理和民俗行为,却印象弥深弥坚,无法忘怀。而且从感性的认识渐渐转而为对这种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象征思维方式何以在中国农民中间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作着理性探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