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一千多万科技人员奋发努力 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11年共取得12万项重大成果 创经济效益2800亿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6
第1版(要闻)
专栏:重大科技成果巡礼

  一千多万科技人员奋发努力
 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11年共取得12万项重大成果 创经济效益2800亿元
本报讯 记者何黄彪报道:我国科技事业经过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在改革中已形成持续蓬勃发展的局面,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作用。据统计,从1979年到1990年的11年中,全国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万多项,分别受到中央和省市政府的奖励。其中,有6649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这些项目到报奖时所获经济效益已达2800亿元。还有一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基础产业的技术进步,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金川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中有许多项重要成果,其中79%已用于生产,使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实现了镍的生产“三年三大步,产量翻一番”的目标,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金属镍依靠进口的局面。获国家奖的我国第一个大型海滩油田——孤东油田,在勘探开发建设过程中,广大科技人员采用了120多项新工艺、新技术,其中10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个油田3年累计生产原油177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88亿元。在能源、交通、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等方面的许多获奖成果,都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农村经济的发展程度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11年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的555项农林牧渔项目,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振兴。获国家发明特等奖的“籼型杂交水稻”,1988年全国种植面积近2亿亩,占全国水稻面积的40%,总产量占48.5%。由于它高产、优质、抗病性强,扭转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被动局面,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获1990年度国家一等发明奖的“小麦高产抗锈的优良种质资源‘繁六’及姊妹系”,成为我国重要的小麦优良种质资源和重要的抗源品种,在育种上被广泛应用。获得国家星火奖的玉米新品种“掖单2号”,到1990年全国累计种植面积1亿亩以上,增产66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33亿元。
另外,在高新技术领域,我国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那些奋斗在国防战线的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地完成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在不少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一大批基础研究项目中,有的解决了学科发展中的难题,有的发现了新的自然规律或现象。充分显示了我国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对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都有深远影响。
在规模宏大的科技攻关中,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据统计,我国现有一支1097万人的科技大军。他们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开拓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先头部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从1979年到1990年,已有32514人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