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在农家窑洞过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6
第4版(要闻)
专栏:记者在基层

  在农家窑洞过夜
本报记者 李春雷
宁夏彭阳县崾岘乡的白岔村有450户农家,散居在11个自然村,方圆几十公里。要想走遍全村,得花两天功夫。
5月15日下午,我们一行3人乘吉普车沿着一条便道,颠颠簸簸来到一座山梁,车子再也无法前进了。村支书老梁带我们走了二三里山路,终于来到不足20户人家的自然村老庄。这里家家都养狗。老梁折了根打狗棍在前开路。我们到半山腰的一户农民家落脚过夜。
58岁的主人韩志忠把我们迎了进去。一进屋,韩大伯请我们上炕歇息,忙着端来了红糖茶水,又把老伴叫过去商量做晚饭。
韩大伯家房前屋旁的山坡上种满了果树,杏树、梨树多数已经挂果。韩大伯高兴地说:“你们再来晚点,在树上随意挑果子吃,要比城里的新鲜。”
黄昏,还不到当地农户吃晚饭时间,韩大伯把老伴做好的面条端上炕头。我们盘腿坐在炕上,连着吃了满满两大碗。
晚上,我们坐在韩大伯家的炕头上闲谈。韩大伯又拿出自家酿制的米酒招待我们。韩大伯蹲在地上,一边喝着米酒,一边抽着旱烟,给我们讲述自家及他人的故事。
韩大伯家有9口人,原有3孔土窑,前两年盖了3间房,还借了部分款买了台手扶拖拉机。他家的两个粮囤满满地堆着小麦。韩大伯笑着说:“两个囤里装20担,大概有5000公斤,隔壁窑里还有几千公斤哩。没搞承包时,村里家家缺粮,年年吃国家返销粮,日子过得紧。过节、来个亲戚才吃点麦面。打承包后,粮食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去年种40亩小麦,雨水顺,打了6000多公斤。难的还是花钱紧。余粮卖不出去,买农具、化肥缺钱。”
这一夜,我们在韩大伯家窑洞的炕上入睡。虽已入夏,按当地的习惯,炕仍烧得热乎乎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