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倾注在大山深处的爱——记二炮某旅副旅长、优秀共产党员吕廷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9
第1版(要闻)
专栏:

  倾注在大山深处的爱
——记二炮某旅副旅长、优秀共产党员吕廷珩
张家军 郭庆生
编者按:二炮某旅副旅长、优秀共产党员吕廷珩尽管有许多机会离开条件艰苦、生活单调的大山沟,但他却一干23年,并多次立功受奖。为什么他能这样呢?因为他把自己的爱几乎全都倾注在事业中。吕廷珩这种热爱自己事业的精神,值得每位党员干部学习。
                  
在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为了党的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从戎23年,扎根环境艰苦的大山沟23年。他就是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一等功的某旅副旅长吕廷珩。
    为党的事业甘愿扎根山沟
1968年3月,吕廷珩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了大山深处,成了一名火箭兵。入伍第二年,他入党了,指导员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廷珩,在咱们这种部队里,衡量一个党员的党性还要加上一个特殊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热爱山沟。山沟苦,可是山沟需要人,谁要是在这大山沟扎下根,就是对党的事业的贡献。”
20多年来,吕廷珩一直牢记老指导员的这番话,扎根山沟的决心从未动摇过。他曾有过多次离开山沟的机会,却都主动放弃了。那是吕廷珩担任排长不久,上级机关一纸命令把他调去当参谋。可是没有多久,吕廷珩又重返部队,继续担任排长。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是他找领导要求回连队的。吕廷珩在排长位置上一干就是8年,成了部队有名的老排长、“老山沟”。
1981年11月,担任副营长的他因公负伤。组织上照顾他,决定让他回家休养,伤愈后重新为他分配工作。可是不久,胳膊吊着绷带的吕廷珩又出现在训练场上,任谁劝说都不肯离开,并向领导明确表示,伤愈后仍在营里工作。
有一年7月,妻子韩素云带着两个女儿坐了3天3夜火车和1天汽车,来到大山深处的军营看望吕廷珩。两年没见面,妻子见他变得黑瘦、苍老,难过得哭了。吕廷珩多么想和妻子女儿安闲地过一段团聚生活啊!可是部队就要进场操作训练,他对妻子说:“你们还得辛苦一夜,部队今晚就出发,随我到训练场去住吧。”妻子生气了,说:“俺们千里迢迢来不是陪你训练的!”吕廷珩负疚地笑了笑说:“本来旅领导听说你们来,让我在家留守,可我是发射营长,不进训练场怎么行呢?”
到了训练场,妻子和女儿在一间简易房里住下。酷暑天,吕廷珩和战士们穿着防毒衣一训练就是一整天,等脱掉防毒衣,每个人都倒出许多汗水。一天傍晚,妻子和女儿在焦急地等他回来吃饭,忽然,一个战士急急忙忙跑来,说吕营长昏倒了,正在卫生所抢救。妻子和女儿飞快赶到急诊室。这时,吕廷珩已经苏醒了,向妻子和女儿笑了笑,吃力地说:“没有什么,我不是很好嘛。”他听说不少干部战士守候在外面,便焦急地催促医生:“快,告诉他们我已经没事了,晚上的训练照常进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复一年,和吕廷珩一起入伍的战友们都相继离开了部队。有的朋友劝他:“人到中年,该考虑一下后路了。”对于“后路”,吕廷珩不是没有考虑过。他知道,转业到地方,全家团聚,工作安定。可是,他离不开他热爱的事业。因此,他至今仍战斗在山沟里。
    进取路上处处留下闪光的脚印
在生活的道路上,人都有所追求。吕廷珩的追求,就是不论党把他放在哪里,都要“做第一等的工作,创第一等的成绩,让党放心满意”。
他刚当排长时,排里3个班长,都比他早参军三四年。那时,部队刚开进阵地不久,条件艰苦,要一边训练,一边建设,任务重,工作多。为了做好排里的工作,吕廷珩诚心诚意征求老班长的意见,坚持每周召开一次“诸葛亮会”,请大家献计献策。有的战士病了,他把病号饭端到床前;战士有了思想问题,他主动去帮助解决。三班长刘世存父亲病重住院,家庭经济困难。他知道后,悄悄给刘家寄去30元钱。在吕廷珩带领下,全排同心协力,团结战斗,施工进度快,质量好,经常走在全连的前头。年终,他们排被军里树为“施工标兵排”。
1979年4月,吕廷珩被调到转运连任连长。这个连是全团最大的连队,外出训练大都配属发射营,不易管理,纪律比较松懈。他一到任,就“严”字当头,从作风纪律和行管安全方面入手,抓连队的全面建设。很快使全连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增强了。在执行转运任务中,大家都能照章办事,连队建设迈开大步,荣立了集体三等功,被树为全军“行政管理先进连队”。
1986年初,上级任命吕廷珩为二营营长。这个营担负着全旅新兵训练任务。吕廷珩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同干部一起研究探讨改革训练方案,当年训练的300多名新兵,在20项专业理论和实装操作考核中,17项取得优秀成绩,3项取得良好成绩。上级总结推广了他们营新兵训练方法。
吕廷珩担任参谋长、副旅长期间,成功地组织了缩时发射训练、两套操作班子训练、夜暗条件下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等训练改革项目,有效地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带兵人要为兵树起一面旗帜
1983年,吕廷珩在一营任副营长。当时,战士们对伙食意见比较大。他一方面狠抓伙食管理制度落实,另一方面发动大家开荒种菜,扩大收益。他们的营区,抬头见山,低头见沟,地无三尺平。吕廷珩率领全营劈山造田。在开荒的日子里,他每天第一个上山,最后一个下山,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这样,他带领战士开出300多块大小不一的菜地,当年种菜收入3700多元。
吕廷珩在平时的工作中率先垂范,在危急关头也毫不犹豫地冲在前头。一次,部队进行试验训练。宽阔的训练场上,一枚白色的导弹直刺蓝天,各种车辆装备摆满了训练场。突然,“砰”地一声巨响,一台泵车的软管盖崩掉,一根100毫米粗的软管口,以3000多公斤的压力向外喷射导弹推进剂燃料。如不立即止住外喷,即刻会起火爆炸,一场重大恶性事故迫在眉睫。在这万分危急时刻,吕廷珩大喝一声“快闪开!”一个箭步扑了上去,用身体死死地堵住了软管口,剧毒、剧腐蚀性的燃料溅满了他的全身。一场危及国家重要军事设施和数百人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避免了。吕廷珩却因中毒当场昏迷过去。
去年春节,吕廷珩为了让旅里其他领导回家过春节,自己坚持留下来值班。初一那天,来值班室给他拜年的干部战士络绎不绝。许多人是跋涉几十里山路赶来的,还带来了连队战士包的水饺。一位干部动情地说:“参谋长,我们连里战士听说您结婚20年,18个春节是在部队度过的,大家都流泪了,纷纷提议派代表来给您拜年。”
有人说吕廷珩失之甚多,得之甚少。吕廷珩说:“不,我得到的太多了。亲人的理解,战友的厚爱,这是用金子也换不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