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全面理解小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5-29
第2版(经济)
专栏:奔向2000年

  全面理解小康
本报记者 皮树义
  小康不仅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
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计算,我国在1989年就已有36个城市进入小康水平。这些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2439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吃、穿支出和彩电、冰箱普及率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是,当进入小康水平的消息在其中的某些城市传开后,不少职工却议论纷纷:这就是小康生活?!
他们不满意什么?不满意住房拥挤,不满意家务负担太重,不满意文化生活单调,不满意空气污染……
是啊,小康并不仅仅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也不仅仅是吃得好、穿得好、用上“三大件”。小康是一个生活质量概念,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指标。
生活质量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享受的程度,是有关个人生活的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态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反映。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从温饱走向小康标志着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小康目标应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目标的指标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朱庆芳认为,这个指标体系除了包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外,还包括个人收入水平、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吃、穿、住、用、烧、交通、邮电、教育、健康、文化生活、就业、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指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果,是小康生活的物质基础,但它并不等于小康生活本身,小康要体现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十年规划对小康目标做了全面规定:“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的健康水平、营养状况、平均寿命和识字率等生活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实现这些目标意味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全面改善,只有全面实现这些目标,我们才能说真正实现了小康。
    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说到小康目标,有些同志认为模糊一点好,不要提得太具体,否则一旦完不成,不好交待。也有一些同志认为小康目标还是要具体一点。全国人大代表、锦州市市长胡占山在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谈到:小康目标应该是具体的,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有奔头。锦州市的小康目标就已经具体化了。比如农村到2000年,年人均收入超2000元,人均消费肉蛋奶和水产品50公斤以上,基本普及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农民文化程度达到初中水平以上……
从温饱走向小康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进步,是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理想。对小康目标的主要方面做出量的规定,使人们对小康目标有更具体的了解,无疑会进一步鼓舞人们奔向小康的士气。过去,我们重生产轻生活,定计划做规划,往往生产指标定得很多很细,人民生活指标则订得很少,又往往是大而化之,缺少明确的量的规定。人民生活指标从定性到定量是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进步,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实现小康将带来生活质量、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很大变化,小康目标定量化,也有利于积极主动地根据这些变化调整消费结构、生产结构。
从80年代起,一些部门和研究机构已经对小康目标的主要方面做出过一些预测。不久前完成的《90年代消费战略》课题报告预测: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全部货币收入3960元左右,年均增长10%;粮食消费大体维持在人均250公斤水平;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在城镇普及率达到85%左右,甚至更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平方米,核心家庭(一对夫妇一个孩)基本上有两间一套的住宅。
当然,制定指标不是许愿,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国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小康指标不能强求一律,不能攀比。小康指标也是一个动态指标,也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做一些调整。
    小康与住房
改革10年,人民的吃穿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比较起来,住房问题仍比较突出。10年内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3.9平方米增加到7.1平方米,经过巨大努力只增加了3.2平方米,还有相当多的住房困难户、无房户。现有住房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许多房子既无暖气、煤气,又无卫生设备。
安居乐业。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住房如何是最能反映生活质量高低的一个指标,对生活质量影响极大。解决住房问题应是小康的重要内容。现在,一些地方的群众对实现小康缺乏信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有住房条件太差。
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圣明认为,实现小康要抓全面,也要抓重点。住房就是一个重点,而且又是一个有可能解决好的重点。应把住房建设当作国民经济的带头产业。住房建设会带动建筑业及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消费结构的调整、市场的活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