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树欲静而风不止——看六月四日前后少数外国人的表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09
第4版(要闻)
专栏:

  树欲静而风不止
  ——看六月四日前后少数外国人的表演
  徐光春 张宝瑞 李京华
初夏,北京一派勃勃生机和繁荣兴旺景象。举世瞩目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召开,“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提出,极大地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许多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其他民间人士,怀着增进友好交往的心情,纷纷来华访问游览。中国政府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热情欢迎他们,对他们以礼相待。中国社会稳定、改革深化、经济回升、市场繁荣,海内外有目共睹。
但是,北京和全国的稳定、繁荣、发展,却成了海外某些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的人、逃往国外的极少数动乱“精英”的一块心病。他们气恼,他们怀恨,他们着急。终于,他们以为机会来了——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过去两年的日子临近了。这些敌对势力又一次企图在中国,重点在北京制造事端,以破坏中国稳定的新局面,在世界上造成中国“政局不稳”的印象。进入5月,他们在海外紧锣密鼓,大造舆论,施放北京又可能要“出事”的政治烟幕。一段时间内,极少数心怀叵测的外国“游客”也放弃游山观景的良机,如幽灵般地游荡于北京某些高校四周;某些驻京外国记者闻风而动,携带着现代化的新闻采访工具,夜以继日地守候在京城一些“敏感地区”,期待轰动性的“重大新闻”的发生……
为了让世人了解这些人的心态和行动,并从中认清产生这些怪异心态的根由和异常行为的目的,我们特地采录了一些真实的镜头,供读者观赏:
进入5月,在北京,有少数外国人错误地判断形势,认为这里“一定”又会出什么乱子。他们甚至筹划在6月的一天,于北京的一家宾馆举办一个名为“和平演变大型夏季舞会”的活动。据闻,某家外国通讯社要求其驻京记者及中国雇员6月1日至4日,夜间不得回公寓休息,工作重心放在北京大学,并要求他们设法临时包租面向北大的房子。
5月28日中午时分,从北京大学某楼的一个窗口放下一个白纸条幅,还有少许传单。不到5分钟,这一条幅就被一位路过的博士生摘掉了。就是这样一件并没有引起任何“风波”的事情,却被某些外国记者大加渲染,歪曲报道说什么5月28日北大出现“1000多份传单”,等等。还有一家西方大通讯社竟别出心裁地炮制了一条谣言,说什么5月29日北京理工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纷纷响应,也出现反政府的标语或大字报云云。仅5月29日这一天,西方四大通讯社就此事共发稿16篇,约合中文两万多字。据北大一位负责人说,经有关部门鉴定,北京没有北大出现的这一条幅所用的纸张,而这些天以各种办法进出北大的非北大中外人等很多,那张条幅是谁挂的还很难说。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高校负责人都对那家外国通讯社无中生有地造他们学校的谣十分气愤。
6月1日17时20分,一辆黑色小轿车驶至北京大学西校门,车上走下某西方国家的两名妇女,当门卫要求她们按规定进行访客登记时,其中一人竟恼羞成怒地连击门卫两拳,然后驾车扬长而去。
6月3日20时35分,两名外国妇女来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台阶,扔了两朵红色绢花,当即遭到过路群众的责备。这两名外国妇女灰溜溜登上一辆某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的轿车,仓皇离去。
北大是某些外国人企图制造“轰动新闻”的重点。6月3日那天,北大校园内平静如常,但却有70多名不同身份的外国人,在校门外来回逡巡,企图寻找机会闯进学校。
6月3日晚10时30分,一些中国学生在北大图书馆前的草坪上跟往日一样纳凉,少数外国留学生混进其中,或吹口哨,或叫喊起哄,进行挑动。晚11时许,中国学生回宿舍就寝,这些外国留学生才走开。
同日晚11时许,有20来个外国留学生聚集在北大三座研究生宿舍楼下,不顾中国学生正在休息,有的两手提着装有啤酒的酒瓶遛来遛去,喊叫起哄,引来了数十位看热闹的外国留学生。也有极个别中国学生参加了哄闹,后被校方劝阻。这些外国留学生在楼下游荡近3个小时,见中国学生没有反应,才疲惫不堪地离去。
应当指出,在北大学习的500多名外国留学生中绝大多数对极少数留学生的这些做法是不赞成的,甚至是反感的。在少数参与当晚起哄的留学生中有的已正式向北大校方承认自己不对并表示道歉。例如,在北大学习汉语的来自美国某大学的七名留学生6月3日晚参与哄闹后,经北大校方严正警告,他们的领队于6月4日上午向北大写了道歉信。在北大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西欧某国某大学一位学者也就他参与哄闹活动于6月4日上午给北大外事处长写了一封道歉信。
6月3日深夜,与北大校园内极少数外国留学生的异常举动发生的同时,北大校墙外竟聚集了三四十名外国记者,这大概不是偶然的巧合吧。这些外国记者“兵分两路”,对北大实行“包围式采访”。一路聚集在北大南校门前企图入校,因违反校规被门卫阻止。于是,他们面对平静的校园架起摄像机,打开照明灯,引来近百名市民围观,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
另一路来到北大西墙外,企图隔墙采访中国学生,并与校内正在哄闹的少数外国留学生配合默契,遥相呼应,形成“里应外合”之势。他们在墙外的马路上架起十几台摄像机,对准北大,打开摄影灯,高举话筒,眼睛盯着墙内的中国学生宿舍楼。有的还高喊着要与中国学生“对话”。为维护交通秩序,值勤民警前来疏导干涉,有的外国记者采取软磨硬泡的战术,又折腾了近一个小时,见校内实在无动静才离去。
经过这么几天的闹腾以后,西方新闻机构最后不得不报道说,北京“是平静的”,“没有发生重大新闻”。
北大师生对校园内出现的闹剧极为气愤。考古系一位研究生说:“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十分珍惜,而少数外国人的行为,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
对“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外国广播的歪曲报道,北京高校许多学生十分愤慨。北大一位研究生说:“对‘美国之音’,还有BBC,可要小心。他们唯恐中国不乱,时不时要出来捕风捉影,进行煽动。1989年政治风波期间,我们不少人已经上过当吃过亏,这个教训应当吸取。”
这些天来,除了前述这几桩与京城氛围和中国人心态极不协调的小插曲外,北京依然是那样平静,那样繁荣,那样生机勃勃。今年以来,首都市场销售稳步增长,工业生产继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夏粮丰收在望。总数占全国1/4的北京各高校校园里,近来涌动着一股令人欣喜的学习热潮。许多老教师和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认为,这种学习热是近几年少有的。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安定团结、发展经济,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也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任何人想改变中国人民的选择和意志,都是徒劳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