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西南之鹰,在改革劲风中奋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6-09
第4版(要闻)
专栏:

  西南之鹰,在改革劲风中奋飞
新华社记者 孙杰
雄鹰昂首,在蓝天中展翅高飞。这就是西南航空公司的徽标。1987年10月15日它诞生于“天府之国”!是中国民航改革体制建起的第一个国家骨干航空运输企业。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中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旅客运输量平均每年递增6.3%;货运量平均每年递增6.1%;利润年均递增率为27%;劳动生产率年均递增23%……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居全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前列。
三年多来,西南航空公司淘汰了陈旧的“伊尔十八”型飞机,引进新型飞机12架。这家公司的飞机目前飞翔在国内外56条航线上。在服务方面,西南航空公司也走在前列。1990年,收到6300多封表扬信。
这一切,都是改革的成果。自从公司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运转以后,全公司2600多名职工的利益便通过层层分解的承包指标与公司的效益维系在一起了。职工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只要飞机在停机坪上非正常滞留,人们就会沉不住气,问个究竟。因为职工心中有一本帐:公司的飞机大多是租赁来的,飞机在停机坪多停留一天,即使不计盈亏,公司也得白白损失数万元。飞机一旦出现故障,地勤人员便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抢修,保障正常运力。在西南航空公司维修厂五车间的维修日志上,职工们通宵达旦工作的记录随处可见。其中,1989年8月4日至9月15日的41天里,这个车间就有27次加班工作到次日清晨。正是维修厂职工的奋力拚搏,使西南航空公司飞机定期停场日缩短了112.5天,有效地提高了飞机的利用率。他们维护的波音737—300型飞机日平均利用率近8小时,居世界先进水平。
西南航空公司的全体职工懂得,没有优质的服务,再好的设备也难以取得信誉、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从1989年开始,西南航空公司在各窗口单位开展“优质服务竞赛”等一系列提高服务质量的活动,强化职工的优质服务意识。去年1月,一位售票员上班涂指甲,怠慢了旅客。公司领导知道后,立即责成有关部门通报批评,并扣发了这名售票员的奖金。
改革三年多来,西南航空公司在生产和管理部门实现了销售管理微机化,主要航线联网化,生产指挥电脑化,使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始终处于电脑的监控之下。成都售票处还在国内首家采用了卫星通讯传输信息的电脑定座售票系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