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六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4
第5版(理论理论)
专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笔谈

  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六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廖轩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概括的这条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上所必须遵循的一个主要原则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深刻总结国内和国际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仍然具有商品经济的性质,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此,邓小平同志作了高度评价,指出:“这次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78页)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具有不同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一系列特点。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具有在全社会的规模上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现实可能性;商品关系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有计划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要求在总体上自觉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和发展商品经济二者不是相互排斥,而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发育和完善。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发展所客观需要的,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这些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标志。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计划不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计划,而是符合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和尊重价值规律的计划;市场也不是自由放任的、无政府状态的市场,而是受国家计划指导和宏观调控的有序的市场。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这个阶段,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专业化、协作化程度。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有助于推动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地、国内和国外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开发和资金的合理使用,促进商品流通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促进技术进步和人才的合理流动,促进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合理化,实现优势互补,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商品生产者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消耗,获得更多效益,就要加强管理,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能够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把经济真正搞活。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农村经济政策时指出:“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275页)这段话说明,发展商品经济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非常重大。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生产的社会化,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
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既要遵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有规律。在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应该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那些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通用做法,但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决不能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要适当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以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绝不能削弱或动摇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更不能搞私有化。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经济多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建立富有活力的国营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要积极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是农村贫穷落后的重要根源。改变这种状态,实现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经济的转化,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不可逾越的必然过程。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进一步促进社会分工,把生产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农村繁荣富裕起来;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学会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加速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我国的农业不但不能实现现代化,甚至不可能摆脱贫困。
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要求有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与其相适应。邓小平同志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高度科学地概括了适应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的基本原则,即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生产符合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最终要求。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标志之一。
建国以来,我们实行计划经济,集中大量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显示了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之所以如此,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之外,就经济方面来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计划体制集中过多、统得过死,指令性计划的比重过大,不善于运用经济调节手段,特别是忽视市场调节手段。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企业的生产主要是面对市场的,价值规律对生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中不可能没有市场调节。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计划体制,应该是集中统一同灵活多样相结合的体制。尤其是考虑到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考虑到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完全改变,考虑到我国目前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实际情况,建立这样的计划体制的需要就更加迫切。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只能通过计划的综合平衡和经济手段的调节,做到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比较适当,国民经济大体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因此,我们的计划体制决不能是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来实行的计划体制,而必须是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把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结合起来,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实现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计划体制。
1989年6月9日,邓小平同志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中重申:“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实际工作中,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得更灵活一些。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他指出:“绝不能重复回到过去那样,把经济搞得死死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及李鹏同志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的报告,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共同认识。这主要是:
其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必须结合,而且能够结合。
在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决定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长处,二者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可以相互补充。实行计划经济的优点和长处是:第一,可以从总体上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避免无政府状态;第二,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动员和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大建设,防止大的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第三,可以较好地调节收入分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保证社会公正。实行市场调节的优点和长处是,有利于开展竞争,发挥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按照市场需要从事生产经营,做到产需结合,促进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必须结合而且能够结合,这一点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不应当再有怀疑和动摇。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结合,能不能结合,而是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怎样把二者结合得更好的问题。
其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应当有机结合,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三种主要形式。计划经济不限于指令性计划,不能把计划经济理解为只是指令性计划,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市场的不断发育,应当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计划管理也必须自觉遵循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市场调节要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指导下发挥作用。我们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改变过去那种忽视市场作用和价值规律的做法,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国家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
其三,合理确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程度、方式和范围,并且经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结合的三种形式的具体比例关系,应当根据不同所有制性质和不同企业、不同社会生产环节和领域、不同产业和产品而有所不同。大体来说,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总量控制、重大经济结构和布局调整,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等,主要发挥计划的作用;企业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性技术改造和小型建设,主要由市场调节。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和范围不是固定不变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经常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
其四,适应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要求,确定国家计划管理和指导的主要任务。
在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管理和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发展方向、规划和宏观调控目标,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协调重大比例关系,并综合配套地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来引导和调控经济的运行。要加强和改善国家的计划管理和宏观调控,适当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来办好一些必须由中央办的关系全局利益的大事。这不仅是克服当前经济困难的需要,也是长远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生产力和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们这样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过分集中不行,过分分散也不行。必须把必要的集中和适当的分散恰当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化建设。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既要克服过去那种过分集中、管得过多过死的弊端,又不能过于分散和削弱宏观调控。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在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基本要求。
坚持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这个方面,总的来说经验不足,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待于继续探索,进一步寻求结合的具体途径、形式和办法。
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是我国40多年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客观经济规律的正确反映。持续,就是保持经济每年都有正常的、适当的发展速度;稳定,就是稳步前进,避免大起大落;协调,就是重大经济关系保持合理的比例,经济按比例发展。持续、稳定、协调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协调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按比例的速度才是合理的、效益好的、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速度。说到底,就是国民经济要有计划按比例地稳步前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地确定经济增长速度。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论是国力的增强还是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求有必要的增长速度。我国人口增长的压力大,经济比较落后,要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现代化,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不行的。在条件许可和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应该努力争取经济发展有较快的速度。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党,我们的干部,都有尽快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愿望和要求。这种愿望是好的,是我们前进的一种动力。但是,有的时候往往离开客观实际的可能,所以也就容易犯急于求成的毛病。全国解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多次跌跤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清醒的认识,不懂得提高我国生产力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因此,在指导方针上老是急于求成,老是犯“左”的错误。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家底薄,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和文化发展很不平衡。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面貌,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普遍富裕,必须经过坚韧不拔的持久努力,而决不能急于求成。追求过高的发展速度,势必造成经济的不稳定,欲速而不达。急于求成反而慢,这是多年来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指出:“生产建设、行政设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这就是实事求是。下决心这样做,表明我们真正解放了思想,摆脱了多年来‘左’的错误指导方针的束缚。”(《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314—315页)党中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是从中国的国情和国力出发,符合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达到的。这个战略部署,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本身就贯穿着实事求是、稳步前进的精神。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速度与比例的统一,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按比例发展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确实可靠的高速度。”(《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47页)实践证明,只有按比例发展,才有高速度,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发展是最快的速度。因此,合理地确定重大经济比例关系,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必须努力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适当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使之与国力相适应;合理掌握生活消费增长的幅度,使之与生产发展相适应。基本建设量力而行的原则,是我们党根据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我国40多年经济建设的经验反复证明,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这是稳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和决定性因素,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条客观规律。无视这个规律,把投资规模搞得过大,必然造成重大比例严重失调,使经济发展走弯路,延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建国以来,在经济建设上发生的几次重大挫折,除了政治上的原因之外,从经济说,都是同盲目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分不开的。这个深刻教训我们必须认真记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和建设的根本目的。“一要吃饭,二要建设”,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人民生活的改善,必须建立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生产只能逐步发展,人民生活也只能逐步有所改善,改善的步子不可能一下子迈得很快。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不能高于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居民购买力增加的幅度要同社会消费品供应增长的幅度相适应,国民收入中积累部分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和比例。所有这些,都是客观经济规律。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只顾当前生活,不顾生产和建设,在改善生活方面要求过高过急,必然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因此,我们要在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安排上,认真执行量力而行的原则,稳扎稳打,注意防止和克服急于求成的情绪。
经济总量平衡同经济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实现总量平衡,才能取得良好的宏观经济效益。经过80年代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长期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在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今后10年,随着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领域拓宽,选择性增强,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都要求我们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应该看到,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并且正在发生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因此,我们必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现代化。根据当前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强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组改造和提高加工工业;积极发展建筑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总之,要合理确定和安排农业与工业,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第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积累与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保持财政、信贷、物资、外汇各自和相互间的基本平衡。
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
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注重经济效益,强调这是各项工作的一条十分重要的方针。他指出:“要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不要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1页)“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22页)我们讲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我们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否则生产得越多,浪费就越大。我们考虑一切经济问题,都必须把根本点放在提高经济效益上。当前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体制改革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都需要财力物力的支持,这些都只能从发展生产和提高效益中寻求出路。我们必须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求得结构合理的比较高的发展速度。
要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必须把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放在突出位置。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技术落后,管理落后,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出路的。在世界科学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因此,我们要把技术改造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把加强宏观管理和企业管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扎扎实实地工作,逐步从根本上扭转经济效益差的状况,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中共辽宁省委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