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中共昌平县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片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08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建设坚强的战斗堡垒
——中共昌平县委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片断
本报记者 吴昊 贾昭全
1986年以来,北京市昌平县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达到47.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2.2亿元,分别比1985年翻了两番多;农村人均劳动所得1428元,是1985年的1.8倍。精神文明建设之花盛开,基础教育、扫盲工作、体育工作、食品卫生、绿化美化、普法教育、计划生育和征兵等方面的工作被国家有关部委评为全国的先进县。中共昌平县委书记杨朝仕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靠党的政策,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另外,也是这些年来他们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结果。
那么,昌平县委这些年是怎样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呢?
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一次大调整
在改革开放中,如何选拔培养一批具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在昌平县,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4年普遍推开的。当时全县相当一部分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状况与这种新的形势很不适应:年龄结构偏高,全县农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平均49岁,年过花甲的老支书就有19名;文化素质偏低,321名农村党支部书记中,文盲和只念过小学的达112名,不少人思想还趋于保守,认为“七十二行,种地为王”,对发展商品经济、参与市场竞争认识不足,甚至看不顺眼。
昌平县委一班人很清楚,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现昌平腾飞,必须大力提高党支部书记的素质。1985年昌平县根据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131名农村党支部书记,紧接着第二年又调整了77名。两年调整的党支部书记占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总数的65%。
大调整之后,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平均年龄降到4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增加到33%,党支部真正成为两个文明建设的顶梁柱。沙河镇从镇机关选调10名同志到农村担任支部书记。他们团结带领村里的干部群众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使这些村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直线上升的好势头,10个村中已有7个村的收入超过了1000万元。亭子庄乡北小营村是一个有540多户的大村,1985年乡党委把首钢公司红冶钢厂职工石荣才请回来,选为党支部书记。石荣才和大家一起只经过1年的努力奋斗,全村工农业总产值就翻了一番。
发展新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在调整党支部书记的同时,昌平县委十分重视发展新党员工作,4年来,全县共发展新党员3488名。这些党员觉悟高,大多年轻、有文化,是生产第一线的骨干,其中35岁以下的1518名,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660名。党员队伍的这些可喜变化,是昌平县委发展新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的结果。
1986年以来,昌平县委一直把发展新党员工作作为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考察内容,每季度检查一次;每年培训农村党支部书记时,也把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列入培训计划。
昌平县委强调,要把发展新党员的主要工夫,花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不能听其自然,坐等“瓜熟”。县委和乡党委注意发挥广大党员的作用,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同开展党员联系户工作结合起来,并通过各种形式,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宣传一些优秀共产党员的模范事迹,引导他们积极上进。经过这些工作,全县入党积极分子的人数不断增加,队伍不断扩大。1985年,全县申请入党的人数为3200多名,以后每年都保持在5000人上下,为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比例,也由1986年的20%提高到1990年的28.5%。在农村,32.6%的新党员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相当一部分已进入了党支部领导班子。大东流乡1986年以来入党的71人中,已有14人当了支部委员,有5人挑起了支部书记的重担。看到新党员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昌平县的干部群众称赞说:“他们还真是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
纪检工作的两个突破
昌平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全国纪检工作的先进单位。他们在发挥监督职能,保证党的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其中有两项工作给人印象最深,启发也最大。
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建私房的问题有些地方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好。然而,在昌平县,这股歪风早被降服了。他们用的什么“法宝”呢?县纪委书记陈继如的回答是:“防重于查。”县委制订了关于对乡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私房实行纪律监督的暂行规定。规定要求:“凡乡、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私房或装修住房的,必须在施工前向县纪委写出报告,并将房宅基地的批示手续、购买建筑材料的收据、与施工单位的合同(找人帮工的要说明劳动力来源)随报告送县纪委审查”;“乡、局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私房或装修住房,未经县纪委同意,不准使用本区、乡、镇及与本单位有业务关系的建筑队”。昌平县纪委就是这样,在纪检工作中不是坐等办案,而是积极做好预防性教育,把工作做在前头,尽量减少和防止违纪现象的发生。像关于党员干部建私房一类的带限制性的规定、通知,县委先后发了十几个。就是在处理违纪案件时,他们也通过公开通报处理的形式,做好惩戒性教育和预防性教育工作。1987年以来,县委召开了9次全县党政机关和企业主要领导大会或全县党支部书记以上的干部大会,公开通报处理了41件党内典型违纪案件,这对于严肃党纪、端正党风和教育党员自觉遵纪守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积极做好受处分党员的转化工作,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是昌平县纪检工作的又一个突破。县纪委定期检查基层纪委开展受处分党员思想转化教育的情况,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受处分党员座谈会,基层纪委每季度找受处分党员谈一次心。
现在,昌平县绝大多数受处分党员表现良好,许多人进步还很大。原霍营乡党委书记齐志深被开除党籍后,在党组织的热情关心教育下,自己经过三年的刻苦改造和磨练,又重新入了党,并走上了领导岗位。像齐志深这样受到重处分而重新获得党和人民信任,重新入党或重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全县共有41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