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谁道人生无再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7-28
第8版(副刊)
专栏:

  谁道人生无再少
周而复
华盛顿人口参考资料局是美国一家民间研究机构,不久前,公布1991年世界人口已达53.84亿,估计1998年将达60亿。我国人口形势十分严峻,现在大陆人口已达11.4亿多,即使按照“八五”人口计划,到1995年总人口就要突破12亿,到本世纪末将接近13亿,如果工作稍有放松,就很有可能突破13亿。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要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各级党政第一把手必须亲自抓,下最大决心,把我国人口增长控制住。
随着人口增长,出现另一个严峻问题:人口老龄化与老人晚年生活。活到多少岁数算做老人?因时因地而异。汉代字典《说文》注释“老”字:“七十曰老。”皇侃注《论语》称:“五十以上为老。”《文献通考·户口考》谓:“晋以六十岁以上为老,隋以六十为老,唐以五十五岁为老,宋以六十为老。”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这说明《说文》注释“老”字是有根据的。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杜甫的感叹,这个“古”只能从汉以后算起,在这以前,并不“稀”的。“花飞有底意,老去愿春迟。”“老在诗篇洋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其实当时杜甫年龄并不大,他逝世于大历五年,也只有58岁,便一再称老了。苏轼年方38岁,就称“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写《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元丰五年才45岁,已经“早生华发”,叹“人间如梦”了。这些都说明当时老人的年龄并不大。
旧中国人均寿命30多岁。新中国建立40多年以后,人均寿命比旧中国增加一倍左右,上海增加特别显著。上海老龄问题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是:目前60岁以上老人已超过180万,其中70岁以上老人约50万,80岁以上寿星有16万之多。上海老人总数占全市人口接近20%不远了。全国老人总数占总人口10%弱。人们用这样的话来形容中国老人之多:七十今不稀,八十多来兮,九十不稀奇。
新中国人均寿命7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推翻三座“大山”,摆脱了精神压抑与物质生活贫困的境地,有了安定生活环境,医疗条件比过去良好,注意体育锻炼等等,老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带来了全国性的重大问题:老人怎样度过悠长的晚年?按照规定,人到60岁便退休离休,晚年时间少则十年八年,多则二三十年,甚至更多。养花,养鸟,养鱼,钓鱼,下棋,打牌,打太极拳,做气功,看电视,听音乐,抱孙子等等,固然可以打发不少时间,但每天还有许多空闲时间,怎么安排?忙人,感到时间不够用;闲人,成了时间的富翁,觉得难以消磨时间,产生孤独和寂寞,这是老人的通病,成了世界性的大问题:怎样克服老年的孤寂?
到了离休退休年龄的老人,怎样度过悠长的晚年?我赞成“退”而不“休”,老有所为。用时间计算,人过六十,便进入老年,古人曾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曹操有不同的见解,他主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苏轼说得更明确:“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他反对唱起那种“黄鸡催晓”,朱颜已老的悲观消极的调子,要“再少”,表现了乐观积极的精神。我赞赏东坡居士这种精神。不论年纪有多大,都应该有所为。人活着,长寿,要对人民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有所奉献,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苏局仙老人,今年已经是110高寿,每天读书看报,写字作诗。近年他出版《蓼莪居诗存》,《水居石诗抄》,《东湖山庄百九诗集》等。他赠赵朴初诗句:“为民服务即慈悲,佛法原来不堕空。治乱兴亡也有责,仰期提倡大雄风”。这虽然是赠人之作,也是“言”老人之“志”。朱屺瞻百岁老人最近在上海和香港举行百岁画展,不满足已有成就,他说:“齐白石说,‘岁岁无奇汗满颜’。一个画家一段时间过去了,要是没有一点新的创造,是应该难为情的。”因此,他提出“百岁变法”的口号,要有“新的创造”。这种不断进取精神,令人敬佩。“谁道人生无再少”?这两位百岁老人便是有力的例证。
老有所为,精神有所寄托,在事业上有奔头;活着为了有所奉献,当然,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去奉献,就永远不会感到孤独,永远不会感到寂寞,永远不会感到年老,晚年生活可以过得很有意义,生命不息,战斗不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