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组织·调控·利用——苏州市场建设评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8-06
第5版(经济专页)
专栏:

  组织·调控·利用
  ——苏州市场建设评述
新华社记者 鹿永建 本报记者 何加正
苏州以乡镇企业闻名。其实,苏州的市场建设,精彩程度决不亚于前者。
全市1.68万个大小工业企业,工业产品上万种,年产值470多亿元,其中85%以上的原材料和产品销售要靠地方和企业自行解决。这每年每月每日每时要有多少商品进进出出?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又是在当地500多个大大小小各类有形市场上进行的。这还不算鱼米之乡盛产的各类农副产品的交易。
由此可见,市场在苏州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起着怎样的作用。
“我们出去”与“人家进来”
早几年,苏州的采购人员满天飞,火车、汽车、轮船上无处不见,费时费力不算,还得多花钱。
市场网日渐兴起,是客观发展的必然,也是主观认识变化的结果。苏州人渐渐发现,把人家“请进来”比自己“走出去”合算,吃我的,住我的,在我这里花钱,还为我推销产品,为我作宣传。形形色色的市场逐步在自发和政府的计划、组织下兴起了,先是简单的物资调剂和产品销售,渐渐发展壮大。
现在,苏州全市已有大小有形、常设市场537个,其中工业品专业市场就有41个,生产要素市场9个。仅技术市场,已有技术贸易机构621个,6年累计登记技术合同3.58万项,合同金额2.21亿元。金融市场累计拆借资金20.63亿元,票据贴现1亿元。
一批骨干专业市场辐射面很广。像吴江东方丝绸市场、常熟招商场、吴县渭塘珍珠市场等已成为全国或区域性交易市场。近年形成的太仓三马绒线批发市场去年成交额超过了3亿元。苏州物资贸易中心则同全国30多个中心城市的物资机构建立了联销关系,与9000多个物资生产和经营单位发展了业务联系,并开始同苏联及港澳台有了贸易往来。
现在,苏州市场的触角已延伸到全国各地,不用出门,人们就能够随时了解各地的行情;一笔笔产品销售、原料购进生意,不必外出就能做成。
“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
市场被喻为“看不见的手”,苏州人也曾怕过。但实践使他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社会主义经济总也离不开它。
从50年代起,他们就想在计划中搞点“市场”。“文革”前有个生产资料公司,就是专门搞计划外的。
现在,他们对市场以及计划和市场如何结合的理解似乎比别人更为深刻。首先,他们认为在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形式的前提下,搞活市场不仅不会影响社会主义性质,相反,市场发育愈充分,愈有利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其次,计划与市场要互相交融,不能板块式结合。他们认为,这是一门极高的艺术。国家和政府只管资源调配、方针政策、宏观调控等,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则交给企业。有了市场,政府才有可能真正不管不该管的,管好该管的。第三,建立有形市场是关键点。
在实践中形成的这些观点,在实践中又指导着他们的行动。苏州有个口号叫“政府一家搭台,四面八方唱戏”。这反映了政府在市场建设中的作用。因此,如果说市场是“看不见的手”,那么,这只手则是由“看得见的手”指挥的。
政府的“导演”作用,不仅反映在决策指挥者不断自觉加重市场建设的筹码上,同时也反映在对市场建设布局的引导和对市场的管理调控上。苏州的市场是比较有序的。首先在于它的合法性,市场有统一的交易规则和管理制度、办法,市场交易必须在政策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其次在于平等性,进入市场的企业地不分南北,单位不分大小,不分所有制性质,都必须通过价格、质量、服务等实现平等竞争。
随着系列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政府更自觉地以市场为中介体,依据市场综合参数拟订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这样一来,计划可以制订得更为科学合理,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指导和决策也能更符合规律。
与此同时,在政府调控下,市场又在苏州发挥了导向作用,使生产要素流向更符合结构调整的需要。近几年,苏州生产资料、金融、劳务等要素市场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引人注目。
发展生产与发展流通
在苏州,市场所起的作用起码有这样几个看得见的方面:A,保供。保障了所需原材料供应。仅苏州物资贸易中心,1989、1990两年的市场成交额即达182亿元。B,促销。1990年全市工业品销售总额为316.24亿元,其中国营、供销社和外贸收购150.2亿元,占47.5%,其余部分主要依赖市场。C,带动。一业兴,百业旺。仅常熟招商场,周围即形成有2000多辆车的运输队伍、500多家饭店、70多家旅社,围绕市场的加工户达10万户之多。D,稳定。乡镇企业已成为苏州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乡镇企业产销的唯一通道是市场。从这一意义上说,市场稳定了苏州经济的2/3。
此外,市场还起了舞台作用,包括让企业在这个舞台学会驾驭市场的本领;起了中介作用,使政府更为有效地引导企业;起了催化作用,随着市场的发展对改革提出更深更新的要求。
市委副书记黄俊度告诉记者,苏州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两座工厂,今后的发展显然主要不是再多建工厂,而是发展包括建设市场在内的第三产业。在这里,市场虽然是繁荣的,但仍存在很多矛盾,有很多未知因素,他们愿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