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话剧艺术的西北风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9-1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话剧艺术的西北风韵
  韩望愈
继陕西省话剧调演推出七台新剧目之后,西北地区首届话剧节又有六台新剧目涌现,在近年比较寂寞的话剧舞台上,13台新剧目倏忽间刮起了一阵“西北风”,让广大话剧爱好者刮目相看。
这些剧目,展示了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洋溢着时代的香馨,散发着浓郁的西北乡土气息,具有一定的思想艺术深度和魅力。取材现实改革生活的《安家小院》、《古城墙》(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连心村的故事》(宁夏回族自治区话剧团)、《苍凉青春》(西安话剧院)、《部队生活小剧》(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写的虽是古城街巷小院、山村、边关军营的凡人俗事,但却把人民群众在富裕后渴望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迫切心情;“每个人都决心从自己屋檐下迈出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奋进精神;多姿多采的军伍生活表现得有血有肉、生动、别致,似一幅幅新生活的风俗画,又如一组抒情动人的改革开放的颂歌。《天下第一难》取材我国重大国策计划生育,没有一般化地去铺陈这项工作的繁难,而是把艺术的笔锋伸进人民群众的心灵,着重刻画了他们是如何抛弃克服旧有的多生多养的传统观念,自觉地为了国家民族的命运和自身的健康发展而节育的心理和感情。戏剧发生在偏僻山村的一角,但却生动地映照出大西北人生活的可爱。《黑雾》(甘肃省话剧团)通过一家人因吸毒而走向毁灭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社会现象,向人们敲起了一记警钟。它同《安家小院》中反映的吸毒青年问题一起,表现了话剧对社会、历史、人生的关注和与时代、人民的亲近。《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一片废墟上建设新生活,修筑天兰路的情景,记录了中国人民解放初期艰苦创业的可贵历程。《毛泽东的故事》(西安话剧院)选取了毛泽东从中年到老年的六个蕴含丰富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艰辛,表现了毛泽东同志作为革命领袖和普通人的高尚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甘肃省话剧团)写的是青年探险家秦大河与国际探险家一起穿越南极的事迹,把中华民族那坚毅勇敢,智慧善良,艰苦奋斗,勇攀科学高峰的性格写得十分真切。《白居易在长安》(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叙述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段爱情纠葛,通过这充满欢乐和痛苦的故事,真实地展现了大唐王朝中兴的艰辛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取材安徒生、普希金童话的《丑小鸭》(西安市儿童艺术剧院)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兰州市儿童艺术剧院),为广大儿童展现了一个动人多趣的世界。
不仅如此,这些剧目还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一批生动的艺术形象。如以心换心,任劳任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的塞上山村计划生育专干姜玉珍;放达开阔,幽默风趣,热心投身改革生活却又慨叹自己“穷得只剩下钱了”的回族青年安宏钩;自己家房子十分紧张,孩子们眼巴巴盼新房却毅然把新分的房子给了缺房的小学教师的拆迁办主任、共产党员刘康;在南极纷飞的雪雾中,以超人的智慧、勇敢、毅力,把五星红旗插上南极冰雪世界的中国冰川学家、探险队员秦大河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透过这些舞台艺术形象,既有对现实和历史的概览,又有对中国人民心灵、心态变迁的剖析;既有热情的欢歌,又有冷静和血泪的沉思;既可窥见历史波澜的壮阔,又可目睹人物灵魂精神之微末;既描写了大西北新人新品格,又揭露和鞭笞了生活中滋生的许多丑恶现象。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辽阔的大西北在改革开放中的深刻变化,勾勒了西北各族人民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表现的勃勃英姿,以及对逝去的历史的深情呼唤。这些艺术形象风姿绰约,别开生面,楚楚动人。
这些作品还表现了大西北和陕西话剧的鲜明地方特色和优势。除《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黑暗中的喜剧》(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话剧团)和《丑小鸭》外,其它剧目几乎全是取材于大西北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秦汉大地的生活在这里都得到了生动的艺术展现。话剧艺术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携手走过了近百年的路程,今天,它又向着陕西以至大西北人民生活的深处走去,与这块古老的土地、五彩缤纷的生活和古老文化、风俗、民情、民间艺术相结合、相交融,不仅表明了话剧艺术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话剧艺术的民族化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艺术是属于时代和人民的,只有和时代和人民在一起,我们的艺术才能长青不谢,才能有力地迈出新的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