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产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06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徽班进京与京剧的产生
18世纪(清代中叶),我国南北各地的戏曲发展正处于地方戏勃兴、昆曲日趋衰落的时期。徽班作为安徽安庆的地方戏曲,崛起于皖南,流布于四方,得到了当时经济实力雄厚的徽商的扶植。在南北剧坛的竞争中,徽班处于优势,时人誉为“安庆色艺最优”。
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以给皇帝祝寿的名义首先进京,除唱徽调二簧外,兼唱昆曲、秦腔、小调等剧目,并用诸腔杂调的表演、舞台装扮等艺术精华来丰富自己,提高技艺。继之进京演出的又有四庆徽、五庆徽。到19世纪上半叶(清嘉庆、道光年间),徽班在北京与昆班、山陕班的艺术竞争中,形成了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名班称盛于时的局面,当时北京的戏庄、戏园几乎都被徽班独占。
徽班在竞争中兼收并蓄,很少保守。除演出昆曲、武戏、生旦名演员的拿手折子戏,适应达官显贵、行家里手的欣赏外,尤注重排演本戏、连台戏,通俗易懂,以满足广大市民观众的欣赏要求。
也就在这一时期,汉调艺人来京搭班演出,带来了汉调皮簧,与徽调艺人同台献艺,相互交流,融合衍变。到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前后,徽班的舞台演出发生巨大变化,由旦角戏为主转为多演老生戏,由唱诸腔杂调转为以唱皮簧为主的局面,在舞台语音上也应北京观众的需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盛名的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以及一代艺人的艰苦创新成就上,标志着京剧艺术的形成。
从此,京剧艺术走上了自身的发展道路。
        (1990年12月23日《工人日报》张供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