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重修布达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07
第4版(要闻)
专栏:

  重修布达拉
本报记者 卢小飞 刘伟
朝阳漫过大昭寺金顶,晨雾逐渐从拉萨上空消失。此时,正是北京时间9点半,普陀山上隐约传来悠长的劳动号子声,维修布达拉宫的工人们非常准时地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劳动。
仰头望去,布达拉宫依海拔3770米的普陀山势而起,东西绵延360米,南北宽约300米,殿宇层峦,金顶叠嶂。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主体建筑完工于公元17世纪。以后只是有过几次小修,而至今没有大修过。由于年久失修,木构件虫蛀、腐朽、变形,顶板和地板的建筑塌陷、变形,造成荷载偏移,整个建筑发生倾斜,使得墙壁龟裂,损坏了一些壁画。对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党中央和国务院1988年在听取了7部委组成的考察组的汇报后,决定拨出巨款加以维修。这一顺乎民意的决定给西藏各族各界以极大的宽慰。
维修工程于1989年10月11日开工。此时,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数月。地垄是其中最大的一项工程。我们曾以为那是备战用的地道,这次维修,方知是藏语称“札秀尔”的地基墙。几百年的重载,使之出现应力裂缝和倾斜坍塌,要在保持上部建筑稳固的情况下“偷梁换柱”,实属不易,而狭窄的巷道,又给运输和施工带来困难。地垄还是这座古老宫殿的垃圾倾泻场,千百年的积尘竟运了469卡车,大约2000多吨。完工后的地垄,整洁坚固,恢复了上下三层的原有模样,犹如一座地下宫殿。
眼下忙着的是清理废渣、备料。高耸的宫殿式建筑给运料带来的最大麻烦,是机械设施派不上用场,多数靠人工搬运。从白宫的东、西日光殿(达赖喇嘛寝宫),到红宫的旺康上下(过去藏政府的要库),一路都有背石扛木的人。他们走在颤悠悠的脚手架上,也不忘唱上两句山歌,处处显露出藏民族的乐观旷达。
说到备料,也是煞费苦心。为保持其原有风格,除一部分地垄用钢筋混凝土椽外,其他均采用传统的土木石材料。主要承重木构件用西藏红松,雕刻品用西藏白杨木。还有两样东西鲜为人知,即打阿嘎土和打边玛草。那阿嘎土本是当地的一种土石,硬邦邦的,砸碎以后夯在地上。待夯实磨平以后,竟能有水磨石的效果,实在是西藏建材的一绝。红色的阿嘎土,来自拉萨北部的当雄草原;白色的阿嘎土,运自拉萨东边的墨竹工卡县。近日有些中学生来义务劳动,就是打阿嘎土。
在宫墙的西侧,城关区古建公司三队的男女老少正哼着山南民歌打边玛草。那边玛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灌木,用于建筑也是西藏的绝活儿。大凡是宗教建筑,顶部都有一层枣红色的边,毛茸茸的,质感很强,那就是边玛草垛起来的。除了起到肃穆的装饰效果外,它还起保暖的作用。所谓“打”,是用手工在粗糙的岩石上把草籽、细枝和草皮磨下去。然后根据建筑需要,扎成大小、形状不等的捆,涂上防腐剂和颜料备用。
从正面遥望,脚手架已经架到了红宫的顶层。那里的多数建筑都有险情,以司西平措(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享堂)为中心的一组宫殿群呈相互迭压、犬牙交错之势,毁坏严重。五世灵塔高14米,中部上下贯通三层殿堂,这使得建筑布局不得不打破均衡,也由此造成荷载承重过大。其侧面,七世达赖喇嘛的灵塔由于负荷太重,已将其下面法王洞的椽檩压弯折断。法王洞(松赞干布曾在此修法)和帕巴拉康(松赞干布本尊佛殿)建于7世纪,是布达拉宫现存最早的建筑,亦是重点保护对象。这组建筑采用重点修缮和抢险加固两种措施。
司西平措南面和上面3层南廊及雨棚正在落架大修,一道新砌的石墙和木栅栏将里外封死。见我们诧异,陪同的保卫人员穷达说,这是为保护文物采取的措施。他说,西藏老百姓最担心的就是宫里那些宝贝。早在动工之前,所有维修殿堂的文物都已登记造册收存入库,就连一块他们认为特殊的石头都贴上了标签。
形象生动地记载了西藏历史的古老壁画,是布达拉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容纳500多喇嘛诵经的白宫东大殿落架大修,壁画已用木框架保护起来,因墙体龟裂而空臌破碎的壁画约有200多米需要揭取下来,以待建筑修好后再复原。这道工序在今天已不算很难,已有92平方米的壁画揭取下来并妥善保管。有120多米壁画曾被灯烟熏烤得面目全非,经过清洗又重见天日。
维修期间,布达拉宫的部分殿堂仍然于星期一、四对外开放。我们去的那天早晨,正赶上大批藏北牧民利用冬闲来拉萨朝拜,窄小的楼梯上一时间拥挤不堪。维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甲央说,为了满足人们瞻仰的热望,工程再紧,也要克服困难保证开放,好让人们遂愿。(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