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应从世界的大视野来观察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07
第5版(理论)
专栏:读者纵论世界大势②

  应从世界的大视野来观察思考
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副院长 高亚东
《人民日报》刊发的长篇文章《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作者以开阔的视野,高屋建瓴,审察世界和中国的经济形势及政治趋向,许多论断精辟,见解新颖,其深刻性、广阔性及现实性,在以往的社会科学论文中是不多见的。
例如,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观点,即工人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日趋绝对贫困化。这个观点有没有过时?这在不少人的心中是摇摇晃晃的。从一些发达国家内部看,认为他们都富起来了,就是今天工人群众的生活也普遍提高了,而不是“绝对贫困化”;因而也隐约感到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已不适合今天的现实世界。高等院校里《政治经济学》的教师常常感到资本主义部分不大好讲,难处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观点与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有了差距。
但如果从世界的大视野来审察形势,就迎刃而解了。何新同志指出,这个观点并没有过时,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只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自70年代后,将其劳力密集型的工业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样,“发达国家工人工资被抬高”,“却同时把工人阶级的贫困化现象也转移到了不发达国家。现在这个规律主要不是在发达国家内部,而是在非发达国家中,在相当巨大的人口规模上惊人的发生。”这一论断完全正确。
我们可以看看不发达国家的状况。不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和资金。但是,引进的技术往往是发达国家中二三流的技术,或是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或稍后一些)的技术水平,真正尖端的产品与技术是不可能被引进的;而发达国家赚不到钱的买卖也是决不会做的。而引进资金的结果,使不发达国家成为包袱愈来愈沉重的债务国,这个包袱使得大多数不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愈难摆脱贫困化的境地。
因此,囿于某个(或某几个)发达国家内部来看问题,马克思的这个观点似乎“过时”;而把视野扩大,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来考察,马克思的观点仍然是正确的。我建议,现行的《政治经济学》书中有关资本主义的部分,应增加这一论点,并安排足够的内容加以阐述。
由于是谈话录,何新同志的观点主要是提出论断,不可能作全面的论证。我认为他提出的许多论断,都是发人深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值得广大理论工作者深入加以研究。这对我们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学习活动将是十分有益的;对当前的实际工作也将是有指导意义的。     (作者48岁,副研究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