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武汉大学部分师生认真评点《谈话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07
第5版(理论)
专栏:读者纵论世界大势②

  武汉大学部分师生认真评点《谈话录》
最近,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宣传处与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联合邀请武汉大学部分经济学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多次座谈讨论《人民日报》1990年12月11日《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何新与日本经济学教授S的谈话录》一文。现将讨论情况简要概括如下:
一、总体印象
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一致认为,何文站在世界的大视野和历史的大趋势高度,把整个世界和中国的问题相统一,把经济问题与政治、社会问题相统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冷静地分析所作出的初步尝试,是有益的,也是有效的。对站在什么立场上、运用什么方法、以怎样的精神风貌去关注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和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并作出令人信服的探索分析等,向每一个真正关心祖国和民族前途也包括个人前途的人,提出了一个具体指导性的思路。
青年教师、在职博士生余紫秋(28岁)说:何文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问题的思考是客观、冷静的,主要观点的正确性和分析的可接受性较好地统一在一起,受到许多启发。
青年教师、在职博士生卢汉林(36岁)说:何文给人的启示和意义远不局限于文章自身。第一、《人民日报》用这样大的篇幅登载涉及许多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文章,并从讨论而不是从结论的角度号召大家都来关注这些问题,体现了我们党正确处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一贯精神和态度,这种对重大问题开展讨论的办法,很有意义。第二、从何新同志身上,也看到了我们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一个非经济专业的同志敢于触及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重大问题,并进行有见地的分析研究,不仅需要有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更需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需要主动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世界和中国的实际的作风,在这一点上,何新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88级硕士生李惠群(24岁)说:何文所体现出来的学术研究的最高宗旨是为祖国和民族作贡献的价值取向,是很对的。
90级博士生伍海华(24岁)说:从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自觉地处理了两个关系,即一是不仅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论证本民族经济的发展前途。这二者在现实经济问题的论证中是不可分割的;二是不仅论证经济问题,同时,也联系社会政治、精神和文化问题,这是正确的。
伍海华、88级硕士生景新华(24岁)等同志说:何文较好地体现了四点:一是力求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研究世界和中国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二是在方法论上运用大跨度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避免了就事论事;三是用唯物史观分析两种社会制度及其发展前景;四是通篇贯彻了全面论证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优越性这个中心,对青年学生包括每一个关注世界和中国问题的人,有积极的影响。
二、主要启示
参加座谈的师生认为,何文对许多问题的论证方式、论证角度,包括分析方法和重点的把握,给人以新意,也具有较强说服力。这些问题主要有:
1、关于世界经济症结问题
卢汉林认为:何文关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鲜明地体现了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重要性。这种分析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对世界经济症结这样的宏观问题,必须运用正确的历史分析方法去分析。这个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二是讲经济症结问题,必须把自然性与社会性尤其是社会制度问题相联系;三是经济症结问题的背后具有客观社会规律和社会制度的原因。这个规律就是马克思提出的工人阶级随着资本主义科技的发展和垄断资本国际化而日益绝对贫困化;这个社会制度就是资本主义垄断制度。这种从世界经济症结立论,从世界经济日益深刻地走向一体化过程中展开分析,真实地展示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规律的分析,无疑对论证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澄清当前人们思想上的许多混乱具有现实意义。
2、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别的问题
景新华说:何文从投资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的富与发展中国家的穷,具有新意。它一方面,深刻具体地揭示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援助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也生动地揭示发达国家富裕的真实原因。这样的谈论角度,有利于澄清长期以来在人们思想上感到困惑的两个问题:一是既然资本主义制度是以剥削为基本特征,为什么它们对发展中国家慷慨解囊,提供援助;二是既然发展中国家大量地引进外资和先进科学技术,为什么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有增无减,等等。
3、关于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识问题
卢汉林等认为:何文采取反证法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强化了揭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认识的可接受性。其一,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为应付和解决经济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矛盾。不得不模拟或采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体制和某些做法的事实,说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对生产力的有效促进作用。其二,从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可以由其自身解决的事实,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指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或采取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所主张的私有制、股份化和市场经济等方式,必然导致社会经济的崩溃。这样对问题进行论证,具有令人信服的力量。
4、关于改革开放问题
李惠群、景新华等同志说,何文中既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的鲜明的拥护、支持态度,更重要地也表明了他对改革开放认识的正确思路。这种思路一方面强调必须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相统一,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应当把1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与4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视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认识问题,我们才可能真正形成对改革开放正确的认识,才可能把历史与逻辑相一致,从而坚定信心。
三、几点异议
大家在座谈中,也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1、关于海湾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问题
卢汉林等同志不同意何文关于目前的世界经济政治情况正面临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前状况的估计。其一,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来说,缓和、协调重于冲突、对抗,帝国主义之间军事对抗的格局尚未形成;其二,从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来说,并存着和平与发展、竞争与冲突双重关系。海湾危机还不可能形成世界军事对抗的重要因素,况且,海湾局势的发展尚处复杂迷离的变化中。
2、关于资本主义总体性危机问题
伍海华、卢汉林等同志认为,当前世界格局和时代的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问题,何文提出的从现在起,向下看10—20年,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正遇到其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严重的总体性危机的论断,值得商榷,可以讨论。
第一,海湾事件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更加一体化地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实际中,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力量与之相抗衡,因而世界性武装冲突的条件尚不具备;
第二,东欧事件包括苏联国内的变化,使社会主义的世界性体系受到严重挫折,因而,从国际范围上讲,两个阵营对峙的条件也不具备;
第三,当今国际是和平与发展、竞争与冲突并存,尽管区域性冲突和对抗连绵不断,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第四,由于东欧演变,苏联动荡,整个国际共运处于低潮,在10—20年时间跨度中,社会主义运动能否走出低谷,现在难下结论。因而,即使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爆发总危机,局势会朝着更有利谁的方向发展,现在难以预料。
3、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
景新华指出,关于社会主义有无经济周期的问题,可以讨论,但不能给人以定论的印象。
89级硕士生胡艳超(26岁)指出,社会主义不存在经济周期问题,因为所谓经济周期,实质上是指经济危机。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供求现象扩张和收缩的矛盾是存在的,但它不是内存于社会主义经济之中的一种带规律性的东西,它也不可能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必然出现。这种矛盾可以称之为经济波动,这种波动产生的原因往往不在经济运行过程之内,而是由于外在因素,比如科技发展因素、宏观调控失误等因素的作用。     (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供稿,刘青春整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