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桓台看“粮”——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08
第2版(经济)
专栏:

  桓台看“粮”
——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印象
本报记者 吴长生 夏珺
编者按 本报去年11月1日对桓台成为北方第一个“吨粮县”进行报道后,又派记者对该县的具体情况和经验作了深入采访。
时已入冬,地净场光。这时候到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山东桓台去“核实”产量,只能下乡看麦苗、入户看粮食了。
上午到桓台,过午我们就“下地”了。沿着乡间不宽但很平的公路,我们一气儿转了索镇、果里、周家等五六个乡镇,超过了全县面积的1/3。田里的麦苗真绿,从路旁一直铺向天边。
“你们看得出是分户承包的吗?”同行的县委书记赵奎问这话时透着几分得意。“真看不出来。”麦苗都一样高,颜色都一样油绿,就连麦垄走向、畦的宽窄都一样。
“怎么这么整齐呀?”“这就是‘五统一’的功效。”赵书记进一步解释:“良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播种期统一,再加上统一用播种机,畦宽1.6米,每畦7行,统一下种量。苗能不齐吗?每亩冬前10来万株苗,明年拿40万个穗,保证单产超400公斤。”
“麦地里怎么连水渠都没有?”“有。”赵奎指着绿野间很不显眼的一条小白道说:“地面的渠道大部分改成了防渗的水泥U型渠。还有不少地已经铺了暗管,地面只剩下了出水口,为了节水嘛。”可不,荡荡原野上,点缀着一座座机井房,周围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小出水口。不细看,真不知浇地的水是打哪来的。
桓台是建筑之乡,乡乡村村有建筑队,占农村总劳力一半以上的男人几乎全外出搞建筑去了,种地的担子就落在了“三八部队”肩上。就是妇女,也有不少人在乡镇企业工作,除种忙季以外,管理都是早晚的事。记者在一个村想找一家没有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户,竟然找不到,可这个村的粮食单产照样过了吨。
其实,地能种得这么好,关键是服务搞得好,耕、播、收、打等重要环节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并由服务体系包了下来,剩给农户干的,多半是锄草、追肥、看水等零碎活儿。而这些碎活儿也不完全是各家操心。
比如浇水,桓台实行的是一种新“井田制”,即以井划片,由片内承包户民主选出“井长”,谁先浇、谁后浇,浇多少、用多少电都由井长负责协调、记帐,轮到谁家,谁家就来人,拉上管井员,打开井房,合上电闸,水便哗哗流进地里。农机服务,他们则实行“帮联制”,土地耕翻、小麦播种、收割、脱粒、秸秆还田等都由统一耕作的农机具来完成。而这些农机具只有10%属于集体所有,其余都是农户的。
说到这里,赵书记补充道:“当然,这些统一服务开始时也不完全是自发的,我们也采取一点必要的行政手段。像组织农机统一服务时,有少数有机户不大情愿,我们就采取农忙时‘摘牌子’的办法,不让拖拉机随便去跑运输,全力为农田服务。等忙完了,再各奔东西。这种行政干预,效果是好的。”
入户看粮,记者有意搞了个“突然袭击”。一天上午,记者在与几位县科技干部座谈当中突然提出要到农民家里看看,主人只好临时“抓”了一辆上县中办事的汽车的“差”。
车到耿桥乡,我们没找乡干部,径直叩开一户农民的院门,户主张祖守,30多岁,一家4口人,种3.1亩地,说起去年的收成,张祖守如数家珍:“每亩小麦打了460公斤,玉米550多公斤。”“这么精确?”“是的,我过了秤的,还有假?”说着,老张引我们到客厅旁的小屋、仓房、院里“核实”,只见或大瓮、或麻袋,到处是金灿灿的粮食。南屋竟是一间专用的粮仓,墙上的出粮口紧闭着,里边全是小麦。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张家的存粮足有4000多公斤。临出门,主人对我们说:“只要国家收购,我留够人吃和喂牲口的,还能卖1750公斤。”
从张家出来,又“撞”了几家,情况跟张家大体差不多。
桓台数日,来去匆匆,记者看了麦苗,看粮食,心落了地。桓台在连续11年稳步增产基础上实现亩产吨粮,是令人信服的。
“桓台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潜力还大着哩。只要搞好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大包干仍然能继续创高产。”在桓台,赵奎同志反复向我们强调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