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一个新型的银行——访交通银行总经理戴相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09
第2版(经济)
专栏:

  一个新型的银行
——访交通银行总经理戴相龙
本报记者 皮树义
交通银行。一个老牌而又年轻的银行。
说它牌子老,清朝末年它就诞生了。那时是1908年。它是旧中国赫赫有名的四大银行之一。
说它年轻,改革大潮中它才重新组建。正式开张是1987年,离1957年交通银行内地业务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已整整30年。
带有商业银行特点的全国性综合银行
说起这些,戴相龙如数家珍。交通银行是一家公有制为主的股份制银行。目前实收资本金3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股30%,地方财政股52%,工商企业股18%。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呈融合趋势。到去年9月底,全国已有702个企业入股交通银行,共6.35亿元;交通银行也向企业入股1亿多元。
交通银行是一家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银行。它的总部设在上海,分支机构按经济区设置,有利于资金横向流动,不受行政区域和行业的限制。目前,交通银行已在境内67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境外设有香港分行。全行资产已达700亿元。
交通银行是一家功能多样化的银行。它不受专业银行分工的限制,除了存贷款业务,交通银行还开办了外汇、保险、证券、金融租赁、投资等项业务。资金使用以短期为主,注重盈利性。
戴相龙说,交通银行虽不以盈利为最高目的,但是有了商业银行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又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因此,交通银行也可以说是一家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商业银行。
金融体制要适应经济的发展
今年46岁的戴相龙,毕业于中央财金学院,多年从事金融工作。他认为,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在全国设立几家大的专业银行,控制全国的信贷活动,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现行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也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
生产社会化与银行业固定分工的矛盾。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横向联系越来越广泛,要求银行打破地区、行业界限,提供综合服务,这就与按专业设银行产生一定矛盾。
市场机制的发挥与银行业务多层管理的矛盾。市场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增大,多数商品要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商品交易要及时取得银行信用,而现在的银行管理层次多,不利于发挥市场机制。
金融业的规范化管理与一个银行承担双重性质业务的矛盾。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都要执行国家计划和政策,但在资金供应、信贷管理、利率执行上是不同的,对银行的盈利水平影响也是不同的。一个银行同时办理两种性质的业务,不利于银行实行规范化管理。银行单一的国家所有、集中经营、统一管理体制也难以适应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需要。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戴相龙强调出路在改革。首先是专业银行继续改革,其次是要组建一批新型的银行。
重点推进经济联合、培育企业集团
目前,上海、南京、沈阳等分行,对企业集团贷款已占其全部贷款的20%左右。戴相龙提出,今后,交通银行应在广泛联系大中小各类企业的基础上,逐步把服务重点转向推进经济联合、培育企业集团、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
交通银行与企业集团“联姻”可谓是两厢情愿。戴相龙说,发展企业集团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加速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战略措施。企业集团要求金融打破地区、行业界限,提供多样化服务。交通银行的“两跨一多”经营特色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