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4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太谷核不育小麦研究培育出一批优良品种
本报北京11月30日讯 记者李宏伟报道:全国太谷核不育小麦科研协作组经过10年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
所谓太谷核不育小麦,就是说,小麦的雄性不育是由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控制的。在植物界的基因不育中绝大多数是隐性不育,而1972年在山西省太谷县发现的一株不育小麦,它的不育性是由显性单基因所控制,是在小麦中第一次被发现的天然突变体。它又称基因雄性不育小麦,是一种育种新技术。1981年8月,成立了由邓景扬博士为组长的全国太谷核不育小麦科研协作组。10年的不懈努力,使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研究和利用取得可喜成果。在育种方面,已有鲁麦15号、晋春9号、太谷796系15等5个品种通过审定,已通过区试和正待审定的品系达40多个。其中,山东农大培育的“鲁麦15号”是早熟、高产、多抗、适用两熟套种的品种,今秋已播种300多万亩。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轮抗6”、“轮抗7”抗旱、耐盐两个品系,去年在山东齐河县的沙丘地上推广应用后,每亩比原来所用品种增收50多公斤。在理论研究方面,共发表论文140多篇,其中在国际会议上宣读的和在外国刊物上发表的有10篇。出版了《太谷核不育小麦》中、英文论文集,英文版被荷兰EISEVIER出版公司编入“作物科学之发展”丛书,成为我国农学专著选入外国丛书的第一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