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金凤”纷纷飞东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0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征文

  “金凤”纷纷飞东明
蒋耀强
仲冬时节,一阵鞭炮声后,广东金融专科学校毕业的大专生温劲梅,成了第130个与玉林市东明村农民缔结秦晋之好的城里妞。
面对评头品足的众乡亲,新娘坦然一笑:我感觉不到这里是农村!
“东明村确已没有农村的样子”。镇干部老林向记者介绍说,在东明村,低矮破旧的农舍被一栋栋新楼房取代;10年前即便是电影里也不多见的冰箱、空调、地毯、录像机、组合音响等“奢侈品”,如今成了农家日用品,连小轿车、面包车,也驶入了农家车库……
老林的话引起在场人的共鸣。大家议论说,农村“没有农村的样”,农民“不像农民”,是改革开放后,城乡之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差别缩小的结果。
市宣传部干部覃家米扳着指头,如数家珍般背出一串数字,证明东明村与城里“差别”在缩小:改革开放以后,东明村办起了17个集体企业,1155户农民从事工业、商业、运输业和服务业,这些企业与城里的比,毫不逊色;用集体积累投资450万元,建成9000平方米的东明综合大厦,月营业额百万元,在玉林市首屈一指;东明运输公司拥有汽车110辆,是玉林拥有车辆最多的运输公司,年运输收入500万元,上缴国家利税135万元……
村支书梁秉海深有感慨地说:城乡差别中最重要的差别——人的素质的差别,也在明显缩小。而今在东明村,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农民见面,常常互相问“最近学了些什么”,不少青年人还参加电大、函大的学习,也想当大学生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