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离合悲欢总关情——电视剧《渴望》诞生前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0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离合悲欢总关情
——电视剧《渴望》诞生前后
张永经
(一)
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录制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剧《渴望》,已经在一些城市电视台,现在又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几乎每个城市播出之后,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性效应。一部50集“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的电视剧,一部在艺术处理上还有若干毛病的文艺作品,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阵阵“渴望热”,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近年来,在我们的屏幕上也出现了一些体现时代精神、讴歌英雄人物、很受观众欢迎的电视剧。但这样的作品毕竟太少,人们在问:“为什么很少出现刻画普通人、普通生活的佳作呢?”
一方面是人们对电视剧现状的不满足,另一方面也无庸讳言,“文革”十年,给我们社会中的许多家庭和许多人,留下了心灵的创伤和阴影;近些年以来,在少部分人中,人生价值被颠倒,金钱成了支配一切的主要力量。人们对这些是很不满意的。大多数人从心底里渴望人世真情,渴望真诚地生活,渴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华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弘扬光大,渴望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定团结,美满和谐。
正是在这样复杂的社会心态中,《渴望》播出了。它描写的是“大环境,小家庭;身边事,人间情;真善美,丑灵魂”。它的时代背景是人人都经历过的“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它着力刻画的是两三个家庭中父子、姐弟、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刻骨铭心撼人肺腑的亲子之情。它有故事,有人物,有悬念,有巧合,有嬉笑怒骂悲欢离合,有歌颂也有鞭挞。剧中的人和事,对我们是如此熟悉,如此亲近,如此易于理解,仿佛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因而也就特别容易撞击人们的心灵。
(二)
《渴望》的诞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为此经历了几年的奋斗历程。
早在三四年前,这个中心的领导人就深切感到,只是一条腿走路,只用过去单机拍摄、后期制作的电视剧录制方式是不行了。国家经济条件不容许这样做。室内剧的特点是棚内搭景,多机拍摄,现场切换,同期录音,一次合成。这样做,可以大大减低成本,缩短周期。同时,他们眼看到一大批外国室内剧在屏幕上出尽了风头,心里憋了一口气:“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室内剧?难道一个有11亿多人口、电视机拥有数量占世界第一位的大国,竟干不过一个几千万、几百万人口的小国呢?”为此他们从各方面加以论证,提出了电视剧生产方式要“打两个拳头”的口号,决心把室内剧推上去。为此,他们硬是下了决心,1988年没上一个大戏,却花10多万元把本单位30多位工作人员送到广播学院学习;同时倾其全力,一手抓剧本,一手抓建棚的准备工作。
怎样写室内剧,这不仅对他们,而且在中国,都是一个全新的问题。许多人说,《渴望》剧本是几个中青年人根据一则不到300字的短新闻“侃”出来的。其实这话很不准确。当时,共有5位同志,确实“侃”了一天,“侃”故事,“侃”人物,“侃”框架结构,“侃”主题……但这一切都是有扎实的生活基础的。这几个人,都亲身经历了“文革”和改革开放时期,有着较丰富的人生体验。有的人父母被批斗过,自己被牵连过;有的人从小就生活在北京的四合院内或剧中的小洋楼里;多数人下过乡,插过队,回了城,当过工人,上过大学;有的亲人到国外进行了考察和深造;有的人还是作家,写过一些京味小说、电影和电视剧……因此,他们的“侃”,实际上是在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并非“闭门造车”。在这“侃”的原始基础上,这个创作集体又从人物故事、悬念设置以及语言运用等进行多方面详尽的修改和润色,有许多集是推倒了又重来。如此反反复复,经历了200来个日日夜夜,才完成了这部50集、150万字的剧稿。
拍这个戏经历了4个季节。夏天棚内温度高达40余摄氏度,演职员们汗流浃背;冬天棚内冰凉,演员们却要穿单衣,只好发个热水袋贴身御寒。扮演慧芳的凯丽拍完20集后,心脏出现“早搏”,凯丽就边吃着药边抖擞上阵。扮演大成的李雪健因热水袋贴身烫起了一片红泡,扮演罗冈的郑乾龙因戴上15公斤重的脚镣而脚腕出血……拍《渴望》,演职员们真是出了大力,吃了大苦。
(三)
《渴望》的成功,给我们电视剧工作者还留下了一些可贵的启示。
《渴望》能在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的情况下拍成,证明了室内电视剧在我国大有可为,大有发展前途。电视行家们认为,除了许多电视剧仍要坚持原有的拍摄方式外,像《渴望》这样实行生产基地化的生产方式,是我国电视剧界一大改革。它既符合世界范围内发展电视剧的规律,也符合我国国情。
《渴望》的成功,还启示我们从事电视剧工作的同志,要特别重视写好、拍好现代的,特别是当代题材电视剧。文艺的题材和形式当然要百花齐放,丰富多采,但反映现代生活,歌颂当代人的精神风貌的戏应该占有重要的位置,《渴望》的成功证明,当代人和当代生活是完全可以写好、拍好的。
这些年,各种各样的文艺思潮在中国都流行过,都曾经红过一阵子。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但相对来说,这几年,现实主义似乎不那么行时了;民族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风格形式,似乎已经“过时”。《渴望》的成功,证明我们的民族文化形式,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还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