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深受尊崇的伟大政治家——日本友人冈田晃回忆周恩来总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0
第6版(国际)
专栏:

  深受尊崇的伟大政治家
——日本友人冈田晃回忆周恩来总理
李德安
很早就听说,日本有一位老外交官,曾为周恩来总理在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同日本政府代表高碕达之助大臣会谈担任译员。最近,笔者采访了这位已退休的职业外交官——冈田晃。 
冈田先生今年73岁,早年毕业于东北帝国大学,嗣后进入外务省。从60年代中期到1983年退休,历任日本驻香港总领事、驻保加利亚和瑞士大使,现任日本国际电信电话公司特别顾问。冈田开门见山地对笔者说:“日中两国政府间这一历史性会谈的参加者周总理、高碕大臣、陈毅外长和廖承志先生已先后与世长辞,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了。作为历史见证人,将这次会谈的全过程传给后世正是历史赋予我的光荣使命。”
接着他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万隆会议的时代背景,周总理同高碕会谈的经过以及对周总理的印象和评价。冈田说,周总理是一位伟大而又深受尊崇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卓越的外交才干在万隆会议上引人瞩目。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他呼吁亚洲、非洲的新兴国家共同携手,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创建新的世界和平而努力。
冈田说,召开万隆会议时,当时的日本外相重光葵秉承美国旨意拒绝与会,经济企划厅长官高碕达之助遂以日本政府代表身份参加了会议。冈田作为随行人员在会上第一次见到了周总理。他产生的第一个感觉是“举世闻名的周总理竟然如此温文尔雅”。冈田说,中国之所以能在当时极其严峻的国际环境下,以巨人姿态堂堂正正地登上世界外交舞台,并让世界确信撇开中国就谈不上亚洲和平,更谈不上世界和平与繁荣,这的的确确是由于周总理等中国领导人卓越的外交战略和杰出的政治才能而赢得的。
冈田认为,在对日关系上,周总理高瞻远瞩,以廖承志、高碕备忘录贸易的方式开创了正式进行日中贸易的前景,为今天良好的日中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说,撇开周总理的这一丰功伟绩是无法谈论日中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随后,冈田讲述了他同廖承志如何为当年周、高碕历史性的会谈作精心安排,又怎样为两位领导人当译员的生动情景:
195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举行开幕式之前,周恩来、高碕均提前半小时到达,首次在霍曼饭店大厅见面,双方约定另行会谈。同时决定由廖承志和冈田就会谈时间和地点等细节进行联系。那时,日中两国政府代表是否借会议之机举行会谈,是全世界密切关注的焦点。为了不走漏风声,双方曾为怎样才能保守机密而煞费苦心。
4月22日清晨6时,廖承志搭车专程去饭店接高碕,高碕和冈田上车后,汽车朝万隆郊外的山区疾驶。中途又换乘另一辆在郊区等候的汽车驶达周恩来下榻的地方。
会谈的房间拉上了窗帘。会谈时,周总理考虑到当时的日本政府完全追随美国的态度,同时也照顾到高碕本人想要设法打开日中关系的良好愿望,有意找了一些轻松的话题。
冈田回忆周总理当时对高碕说,自己年轻时曾在东京留学一年。可能是法政大学,并在大学附近寄宿。记得宿舍附近有一条河。当时虽不懂日文,却能读日本报纸。通过读报来了解日本与中国的政治动向,同时也考虑中国的前途。
周总理当时说:日中两国所幸的是一千多年来都使用相似的文字。高碕先生,恐怕您也能读中国报纸上的汉字。然而,中国今后想实行简化字。听说贵国也搞了简化字。让中日两国的学者聚集一堂研究一些共同的简化字,您以为然否?日中两国政治制度不同,但这一点却是在百年、千年之后也能留给两国子孙后代的一笔遗产。日中两国进行这种对话是与美国无关的,日本政府恐怕也能够赞同。
高碕答道:回日本后立即同文部大臣及其他有关人士磋商,设法安排两国学者对话。
冈田回忆说,会谈中,还发生了一段有趣的小插曲。高碕说:“日本还被美国占领着,日本政府未必能像贵国政府所希望的那样去做。”冈田在翻译时将这段话译成“日本是受美国指导”。廖承志操日文插话:“刚才长官是说被占领。”于是冈田不得不向高碕解释事情的原委,并得到谅解。但周总理却立即说:“不用争论了。我认为日本国民要求独立的心情将会对日本政府产生影响,日本必定从半占领状态下摆脱出来。”令人惊异的是,周总理竟然了解了上面的争论,不用“美国占领下”这一措词,而用了“日本现在正处于半占领状态下”的说法。可以看出,周总理对日本的前途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还巧妙地照顾了对方的处境。
最后,冈田介绍了周总理在会谈中照顾翻译人员的感人情景。他说,周总理会晤过日本许多政治家和经济界人士,人们对他的为人与才华有口皆碑。“从一个译员的角度看,我认为他是一位非常亲切、彬彬有礼而又富于同情心的人。与那些不考虑翻译,只顾一口气谈完自己想法的政治家不同,周总理讲两三句便停下来,还询问译员:‘谈这么多可以吗?’他确实是一位难得的理想的谈话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