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原因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0
第7版(国际)
专栏:世界经济问题探讨

  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原因何在
侯若石
按1980年价格计算,1983—199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3.4%,大大低于1961—1973年的5.3%,那么,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究竟是什么原因?
从需求方面看,长达8年之久未发生世界性经济衰退,发达国家消费者需求增长速度一直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世界储蓄率从1980年的26.0%降至1990年的25.1%,这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中用于消费的部分不断增加。所以,世界经济增长放慢不是需求疲软造成的。
从投资方面看,世界投资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率1980年为25.9%,1990年为26.5%。投资额从1980年的5270亿美元增至1987年的2.7万亿美元。工作母机的世界产值从1980年的270亿美元增至1988年的381亿美元。其中,数控机床比重不断上升,日本已达到50%以上。论效益,数控机床比普通机床可多增加产出160%。如使用电脑辅助设计及制造系统,产出可增加两倍。因此,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并非因为缺乏投资,也不是因为投资质量下降。而且,技术开发及应用速度加快,本应推动增长。
是不是因为劳动力和原材料供给不足?劳动者工资增长放慢?1983—1990年,发达国家制造业小时工资增长率最高为5.5%,而1971—1980年为11.5%。80年代后半期,初级产品价格猛烈下跌,一度达到战后最低点。因而,劳动力和原材料不是供给不足,而是供过于求。
必须看到,世界产业结构变化发生了两个反常的现象。一是1973年之前,世界产业结构变化速度与世界经济增长率基本同步。但8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变化加快,而经济增长反而放慢,发达国家尤为如此。二是世界产业结构总体变化速度大大慢于各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平均速度。
发生第一个现象的原因是:在产业结构变化中,传统产业因经济规模大,其衰落严重妨碍增长;而新兴产业的能量尚未充分释放,还不能有力地刺激增长。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变化快主要源于投资的迅速增加。这一时期的投资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在固定资本投资中工商业用于厂房建设的投资增长缓慢,据统计从1983年至1988年只增加了1.6%,而同期机械设备投资加快,共增长了65.9%。其次是资本折旧加速。如美国的资本折旧总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50年代的9%升至1988年的12%。这一情况表明,投资量的增长并没有相应地扩大外延生产力。
发生第二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各国之间在投资上缺乏协调。从世界角度看,一国某一产业的衰落与另一国同一产业的兴起可相互抵销。第二,产业国际化表现为一些国家把某些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显然,这两个原因都可造成重复投资。
世界性重复投资在汽车工业和电子工业中尤为严重。例如,日本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使日本厂家在美国生产的汽车猛增,1992年可达到220万辆,已接近美国对日本的进口限额。再如,日本生产的1兆半导体芯片已占世界生产的95%,十大厂家还要再投资50亿美元。美国厂家不甘示弱,也要增加投资。又如,高清晰度电视机虽然刚刚开发,但美国、日本和西欧争相扩大投资,光美国就将扩大23万人就业,产值可达228亿美元。不言而喻,重复投资的直接后果是生产能力过剩。例如,世界工作母机每年产量过剩接近8%。半导体芯片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巨额重复投资还使资本生产率严重下降,即投资没有带来产出相应增长。以每增加相当于国民总产值1%的投资而增加的产出占国民总产值比重计算,美国从1966年的0.28%降至1987年的0.22%,日本从60年代的0.38%降至1988年的0.14%;1982—1988年,联邦德国仅为0.12%,法国仅为0.09%。而且,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在放慢:世界人均劳动力的产出增长率从1961—1973年的3.4%降至1983—1990年的1.5%。
总之,如果暂不考虑经济政策因素,80年代投资的新特点决定了世界经济增长必然放慢:机械设备投资加快及资本折旧加速,说明投资没有相应扩大外延生产力,而主要是更新和深化资本;它所导致的内涵生产力的改进又没有相应提高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更为严重的是,巨额重复投资造成生产能力过剩。199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降至2%。对此人们不能不忧心忡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