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90年代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1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90年代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马友全
当今世界新的科学技术正迅速发展。传统的农业技术同现代化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将使世界农业生产的面貌在90年代大为改观。
一、各国更加重视农业和农业科技
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90年代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农业和农业科学研究。发达国家将更加重视扶植农业,对农业的投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它们还纷纷采取免税、优惠贷款、价格保护等政策,刺激农业生产。
美国自70年代初以来,平均每年出口粮食1.15亿吨,约占世界粮食市场的50%;出口棉花100多万吨,约占世界棉花市场的25%。为了保持其在世界农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美国一直不断改进农业结构,大力开发农业新科技。美国农业部所属的20个农业地区研究中心和150个实验站,同各大学及许多私营农业公司协调合作,组成一个庞大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的发展。
日本在农业中的投资年递增率为13.4%。它还鼓励工业界利用资金、设备和科研人员直接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农业新技术,大大增强了农业科技的开发能力。农林水产省已从1989年开始执行一项名叫《关于探明和最佳控制农林水产生态秩序的综合研究计划》的十年大型计划,其目的是开发21世纪的农业生产技术,改进生态系统。
法国按各地自然条件,把全国划分为19个农业自然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农业科研中心和农技实验推广站,指导农业生产和推广农业新技术。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在1990—1991财政年度增加了农业预算,把农业(包括农业、农村教育、农村用电和饮水、灌溉等)所占的比重从上个财政年度的44%提高到49%。非洲统一组织制定了《非洲经济恢复优先发展计划》,总投资1281亿美元,其中用于发展农业的投资占49%。
二、发达国家间农产品竞争更趋激烈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材料表明,发达国家在1971年至1986年间对农产品需求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预计到2000年时将减少到0.8%,但由于农业科技取得进展,农业产量将迅速增加。
介入国际循环是美国农业发展的特征和基本条件之一。美国为了维护本国农场主的利益,保持甚至扩大它在世界农产品市场上的份额,必将更加激烈地参与国际竞争。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利益方面一向存在矛盾,尤以农产品生产和出口方面的矛盾为严重,发生冲突看来在所难免。
三、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面临困难
尽管发展中国家从整体上来说,预计到2000年人口增长速度将放慢,但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年人口增长率仍将达3.3%,其贫困、缺粮的情况仍难以减轻。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方面仍有许多困难,如债务负担重,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经济类农产品出口价格低等等,将不得不继续从发达国家进口粮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到2000年时进口粮食可能达到1.1亿吨左右。
四、变革农业生产模式发展有机农业
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由于面临土壤板结硬化、生产成本高、环境污染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种种问题,正在探索其他的农业发展路子。美国许多农学家认为,尽可能多地利用传统的耕作方法将是切实可行的措施;而其中许多人又认为,中国农业的传统耕作方法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他们认为,中国的“立体种植”设想对于发展持久性农业是很有帮助的。专家们认为,由于人们对环境和生态越来越关心,对环境影响小的有机农业将在90年代受到重视和发展。
农业生产模式将在90年代出现变革。美国全国科学院在对美国14个农场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后认为,本世纪内,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现有农业生产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新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基本特征是:(1)农作物经过基因改造,能够抵御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提高土壤中养分的吸收率;(2)农作物品种多样化,可减少杂草、病虫害的危害,减少施肥量和土壤侵蚀;(3)家禽家畜主要依靠预防措施避免患病,尽量少用抗体治病;(4)使用综合性虫害防治法消灭农田害虫。这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好的信息处理技能。
五、农业生物工程技术走向实用化
农业生物工程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以区别于60年代的第一次“绿色革命”。把遗传基因重组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预计90年代生物工程技术将在农业领域广泛地实用化。据美国有关机构估计,到2000年时全世界农产品的年增加量中的5/6将来自生物工程技术和其他增产措施,而只有1/6来自耕地的增加。
当前世界各国对农业生物工程技术,集中研究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新的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品种,大幅度提高农林牧渔产品的产量。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研制成一种“遗传基因枪”,它能把抗病毒基因或其他基因射入植物细胞中,使其基因重组。专家们认为,用这种“遗传基因枪”可以开发出以往没有的新作物。美国农业部在过去三年中已颁发了将近100份许可证,允许试验用遗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植物。如果能把某些海洋生物的耐盐基因和处理盐的基因转移到作物的细胞里,育成耐盐的作物新品种,那么,以后就可以用海水进行灌溉,届时就可以大幅度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专家们估计,在2000年前这方面将会有较大突破。
第二,大力开发生物固氮技术。据估计,地球上所有固氮作物所固定的氮相当于全世界氮肥产量的三至四倍。如果所有植物都能像豆科作物根瘤那样直接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那么,地球上生物固氮的数量就将是现有氮肥产量的成千上万倍。中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使小麦固氮已获初步成功,尽管只是试管阶段,但已被科学界认为是一项国际性突破。
第三,提高作物光合使用的效率。专家们估计,地球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生物质达1000亿吨以上。如能把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进一步提高,那么,每年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的生物质也会大大增加。
第四,提高作物的各种抗性。目前,已初步培育出抗除草剂的番茄、大豆等新的作物品种,并已在实验室中培育出耐寒的草莓新品种。据专家们估计,在90年代,可望在提高作物抗病毒、抗虫害和抗除草剂方面取得突破。
第五,快速繁殖和脱病毒复壮。用植物组织培养诱导再生植株,可使繁殖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技术目前已广泛用于快速繁殖经济价值大的作物和名贵的花卉等,并已进入工厂化批量生产阶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