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阅读
  • 0回复

搞活流通促进农业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2
第2版(经济)
专栏:

  搞活流通促进农业发展
温家宝
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农村形势并处理好农业丰收以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仅关系到能否巩固农村的大好形势,而且对今后农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农村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搞活农村商品流通。
搞活流通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农村商品流通或农村市场,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副产品的购销,一是农民所需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供应。这两个方面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独立环节,从直接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一次巨大进步,是社会化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和条件。生产决定流通,没有生产就没有流通。但社会再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流通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连接生产与生产、生产与消费,保持社会化生产正常运行的纽带。从这意义上来讲,流通同样决定生产,没有流通就没有生产。流通和生产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相辅相成。社会化生产的发展程度越高,流通和生产的关系就越密切。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商品经济中,流通和生产一样必要。这就告诉我们,要重视研究和充分发挥流通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农业,应包括重视农业生产和重视农村商品流通两个方面。农业升温也应包括农业生产和农村商品流通两个方面。我们要重视农业生产,靠政策、靠科学、靠投入,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要重视农村商品流通,拓宽流通渠道,搞活流通,改变农村商品流通不适应农业发展的状况,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副产品购销中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问题。目前存在的部分农副产品卖难、销难,并不是说我们的农副产品很多了,深层次的问题还是个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问题。所谓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保护农副产品特别是粮食主要产区的积极性和经营单位的积极性,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问题。要积极改革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流通;同时认真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体制改革。这个问题事关全局,涉及到许多方面,必须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审慎地处理好。但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和方向是明确的,这就是要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逐步解决粮食主要产区和粮食经营部门生产粮食越多、调粮越多、经销越多、亏损越多的问题。这种状况不利于调动农民、粮食主要产区和粮食经营部门的积极性,需要有步骤地加以改变。我们应该实行鼓励发展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的购销体制和价格政策,要使生产和调出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的产区能够得到应有的效益。还要指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农副产品由于在生产、购销和储运等环节上的特殊性而具有一定的风险。这也是影响农副产品生产和购销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应引起重视,并研究提出解决的政策和措施,以建立良好的机制。
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启动和搞活农村市场,是搞好农村流通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就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算,从全国来讲农村市场占56%,荆州地区占60%至70%。因此,搞活农村市场,是启动整个市场的一个重要环节。搞活农村市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搞好农副产品收购,把农民手里多余的农副产品变成商品、变成货币;另一方面要把农村工业品市场搞活,满足农村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消费的需求。这两项工作做好了,就能搞活整个农村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由于1990年农业丰收,农副产品有较大增长,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为工业品在农村市场的销售提供了现实购买力。因此,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要抓住这个时机,做好农村市场的工作。荆州地区商业部门普遍反映,1990年工业品销售旺季具有来得比较早、持续时间比较长的特点,农村市场已经转旺,预计全年社会零售总额将比上年增长10%。关键是要认真兑现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提高农村购买力。同时,商业、供销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要在启动农村市场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这些部门的眼睛不仅要盯住城市,而且要盯住农村,特别是丰收后农村市场的变化。要充分发挥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重视其他渠道,进一步发挥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的作用,搞好农村集贸市场,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市场繁荣。农村商品流通,既要有主渠道又要有多渠道,各种流通渠道都要保持畅通。国营商业、供销社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农村商品经营的工作,又起着政策性调节的作用,要按照商品流通的客观规律组织好商品经营,发挥主渠道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农村商品流通的需要保证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资金,使之能组织好货源,调整库存结构,逐步减少亏损。国营商业、供销部门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从农村市场看工业生产中的问题,是经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农民的需求以及农村市场的变化,可以了解工业生产在产品结构、质量和效益上存在的问题,可以促进工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工业部门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发展,沟通城乡经济,加强工农联盟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切实抓好这个环节。
(注:这是作者去年11月《湖北荆州地区农业考察报告》的一部分,标题是后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