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马鞍山搞活马钢带动全市 市里提出“管大事,放实权,抓承包,当公仆” 马钢强调“顾大局,紧自己,保国家,多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3
第1版(要闻)
专栏:

  马鞍山搞活马钢带动全市
 市里提出“管大事,放实权,抓承包,当公仆”
马钢强调“顾大局,紧自己,保国家,多贡献”
本报马鞍山1月12日电 记者张振国报道:安徽省马鞍山市“依托马钢,搞活马钢,得益马钢”的事实证明: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家经济的脊梁,民族工业的希望,搞活了它,就带动了全局。
1990年马鞍山市经济生活遇到较多困难。但由于他们把全国九个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的马钢,作为“国家队”来支持,结果,全市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7.56%和7.29%,成为全省经济形势“最佳市”。而马钢去年完成产值和上交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2%,工业产值占全市42%,上交利税占全市财政收入78%,成为省部经济效益“最佳企业”之一。
市里的具体做法归纳起来为12个字:“管大事,放实权,抓承包,当公仆”。他们把马钢10万职工队伍的建设和钢铁工业的发展,始终当作全市的政治主力和经济主体来造就、来规划。除公司一级的领导干部由市和省、部分管外,处级和处以下的干部任免权限全都放给马钢自理。在保证国家财政如数上交的前提下,对马钢很早就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光是去年,马钢就增利1.5亿元。在马钢生产遇到困难时,从市委书记苏平凡、市长周玉德,到各行各业,都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上门服务,主动解难。市里确实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及时向省里汇报。去年马钢扩建工程紧缺资金2.5亿元,省里得知后,省长立即出马,很快帮助解决。
马钢的具体做法也是12个字:“顾大局,紧自己,保国家,多贡献”。12年来,他们年年超额完成利税上交任务。“七五”期间,他们上交的利税,相当赚回一个马钢。市里的中小企业和文教、环保事业也从马钢得到大批人才、大量原料、大笔资金的扶持。
最近,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和马钢公司各自主动作出“全市保马钢”和“马钢带全市”的决定,政企双方,同心同德,一个力保马钢,一个力带全市。他们的做法,受到省、部和国务院的表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