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中化三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实施“项目动态管理法”效果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4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化三建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实施“项目动态管理法”效果好
本报讯 记者王彦田报道:不少建筑工地常见的“现场闲人多,有劲使不上”现象,在中国化学公司第三建设公司工地开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地管理人员减少1/2以上,窝工现象消除,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这一办法的主要内容是,改变沿用40年的施工企业编制,承建工程时调集整编制力量的传统作法,实行管理层和劳务层分开。从1988年起,三公司撤销了处级机构,组建了9个项目经理部,成立35个工程队,把30多个科室改建为18个综合科室。每承建一个工程后,派出一个项目经理部抓管理,然后根据施工需要调配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人、财、物、机可根据情况在各项目之间灵活调配,力争工地不留闲人,物资设备加快运转,减少积压浪费。
新的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管理层与施工层之间的行政录属关系,分别对上级公司负责,各自单独考核工作量,分别进行奖罚分配,调动了管理人员与施工作业人员的积极性。
记者在该公司承建的辽宁盘锦天然气化工厂两套装置现场了解到,6亿元的工程量,全部管理人员只有84人。按旧有的管理方式,相仿的工作量现场需要配备200多名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人员也比老体制下减少了1/3;年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6万元以上。比用老办法管理提高了30%,创出了以前少有的高效率。工程高质量得到保证,并提前投入生产。
中化三公司管理体制的改革,为国内建筑企业学习目前国际流行的“项目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目前,中化三公司这一改革已形成初步理论总结,建设部、化工部已在建筑系统推广其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