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我演毛泽东 追求无止境”——记第13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古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4
第8版(副刊)
专栏:

  “我演毛泽东 追求无止境”
——记第13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古月
郭向星
天安门城楼,举世瞩目的地方。开国大典,震惊世界的事件。1988年年底的一个星期,开安门城楼又像40年前一样兴奋地迎来了历史巨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
这是长影厂正在拍摄历史巨片《开国大典》。在这历史与现实交融的奇妙瞬间,长安街上,金水桥头,围观拍戏者万头攒动,看到听到毛主席在开安门城楼向群众挥手高呼:“人民万岁!”许多人泪如泉涌。再现毛主席的是谁呢?他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特型演员古月。
去年11月3日,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揭晓,古月众望所归被评为最佳男演员。消息传到八一厂正在拍摄的历史巨片《大决战》西柏坡外境地,人们纷纷向古月表示祝贺,而古月却谦虚地说:“全赖人民群众对领袖的厚爱,我沾光了。”
古月今年51岁,出身孤儿。他依稀记得,9岁那年,他被解放大军从武汉孤儿院救出并参军,当了小文艺兵。他聪颖活泼,跟随文工团的美工学绘画,以后又学摄影,学学干干,还真弄出了名堂。14岁那年,他获得了西南军区文学艺术检阅展绘画奖。
80年代初,文化部和总政在全国挑选特型演员。选毛泽东时,有人反映:“云南有个像的”。就这样,当时正在昆明部队任文化科科长的古月,被剧作家胡可发现,推荐进京。叶剑英元帅从10来张造型照片中选中了古月。从1981年《西安事变》登上影坛至今,古月已在《四渡赤水》、《彭大将军》、《父亲》、《中国革命之歌》等16部影视片中扮演了12个“毛泽东”。
“艺术无止境。我演毛泽东,在形似和神似、伟大和平凡之间寻找感觉,有着永无止境的追求。”古月为演好自己寄予深厚感情的艺术形象,采访过数十位了解毛泽东的人,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古月向我说起过他采访到的毛泽东喜怒哀乐的许多小故事:“喜,写完一首诗,一篇文章,做出重大决策,他会高兴地背着手哼起湖南小调;一场战斗胜利了,他会高兴地说‘拿酒来’。怒,在一个群众集会上,主席说到蒋介石制造‘平江惨案’,怒不可遏,拍桌子,将茶怀震落到地上,摔得粉碎。哀,看影片《白毛女》,他也和观众一同流泪,感受喜儿的悲惨遭遇……”
古月说:“不要小看这些小事,细微之处见精神。对毛主席的精神能融会贯通地吃透了,表演时才能形到神到,贴切自然。”听到这,不禁使人想起了《开国大典》中表现毛泽东在北平解放后“微服私访”的那场戏:傍晚,街上行人摩肩擦背。毛泽东边走边看,看到墙上“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古月的表演是稍一停留,眼神流露出一丝喜悦,又很快避开。街上有人找他“借火”;小吃店内,有人议论毛主席长得福相;他听了解放军向车夫敬礼的故事,扑哧一笑;吃完饭,他没钱付,显出窘态;逛完街,他哼起了京剧“青是山,绿似水……”这一组镜头,古月表演得感情真挚、层次分明,自然又流畅,表现了在塑造领袖人物时,匠心独运的追求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做为特型演员,要吃一般演员很少吃的苦。为适应演不同历史时期毛泽东的需要,古月常常要“速肥”和“速瘦”,体重有时竟差10来公斤。拍《开国大典》时,古月是最后一个到达剧组的演员,三五天后即开机上戏,而且是连续在中南海拍重场戏,引得古月牙痛病发作起来,拍毛泽东“夜逛北京城”吃羊肉泡馍一场戏,古月牙痛难忍,但一开戏他又“吃得很香”。拍“主席会见韶山冲乡亲”一场,古月因牙痛已3天未吃东西了,每天只喝一点牛奶,但一开机,古月仍然开怀大笑。直到拍摄“登天安门城楼”戏的前一天晚上,古月才去拔牙,可医生又下班了,还是古月果断,说一声“我自己拔”,硬是用手当钳拔掉了一颗大牙,在场的人员无不惊叹“毛主席”的勇敢。古月多次不顾劳累,硬是用3个月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开国大典》原定9个月才能拍完的戏。
目前,古月在反映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历史巨片《大决战》中,又一次担任了饰演毛泽东的重任。当我问及他对影迷有什么话说时,他说:“衷心感谢观众对我的关心。我们整个剧组将全力以赴,拍好影片,塑造好有血有肉的毛泽东形象,向今年党的70周年诞辰献礼!”
(附图片)
古月在阅读《大决战》剧本 郭向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