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由《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想起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4
第8版(副刊)
专栏:

  由《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想起的
周一良
张宏儒、沈志华主编,改革出版社出版,三大巨册总计4509页的《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摆在读者面前了。这样大规模的工程,短期间完成,确实令人叹服。古籍今译的重要性,它对于普及和弘扬祖国文化的意义,大家都很清楚,不待饶舌。这里谈几点与此有关的想法。
我们伟大祖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绵延不断。这有多方面原因,而“书同文”是其中之一。汉字和由它表达的、自秦汉以来基本上变化不大的所谓“文言”,对祖国文化之纵向的延续与横向的传播,起过几乎决定性的作用。五四以前,受教育的人都要学文言,写文言,因而能读文言,汲取秦汉以后2000多年积累起来的文化成果,没有任何障碍。五四以后,书面语改以白话为主,近几十年又通行简化汉字,用繁体字写的文言文就变得越来越深奥难懂了,此古书今译工作之所以刻不容缓也!我以为,在加强和推广今译工作的同时,高中和高中以上的学生还应适当学点文言,练习写点文言。解放前大学无论文理工农医科,都有所谓“大一国文”课,阅读与写作并重,文言与白话并重,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其文化修养,有无形中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以写作而言,不是还有人(如梁实秋先生)主张,白话文写得好往往需要文言文的修养吗?
写书是为人读得懂。运用古代史料时,难解之处应作今译。这一点司马迁已经注意到,司马光在《通鉴》里也见诸实施。《北齐书》有一段记载,讲鲜卑人轻视汉人,说“头钱价汉随之死”。《北齐书》是以保留当时口语较多著称的,这是一例。司马光大概认为,“头钱价”这个词宋时已不易理解,所以改写为“一钱汉随之死”。可以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司马光已开古籍今译之先河。“一钱汉”三个字,对今天的读者仍未免过于简练,所以文白对照本译为“值不了几个钱的汉人,死就死了吧。”对照本我尚未及细读,但从这一个词的今译,不也说明译者的考虑比较细致周到吗?
文白对照本《通鉴》的出版,对于今后外国研究中国文史的学人(主要是欧美)也是莫大的福音。新中国出版的标点本《通鉴》、《二十四史》等,已经给外国研究者提供了极大帮助。这部文白对照本,很可能启发西方的汉学家搞一部外文的全译《资治通鉴》呢。
外国对于古籍的今译也非常重视。以西方而言,美国银行家詹姆斯·罗布(1867—1933)于1912年设计并出资陆续出版了一套《罗布古典丛书》。此书收集希腊罗马古典著作约300卷,聘请专家英译,希腊文拉丁文与英文本左右两面相对照,极便读者,成为使用古典著作的人必备之书。日本11世纪的著名文学作品《源氏物语》系当时文体,号称古奥。现代有名的小说家谷崎润一郎(1886—1965)把它翻成口语,成为风行一时的读物。这些国外事例也说明,古典今译工作必须重视,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必须具备较高水平,才能胜任愉快,达到普及的目标。即使不太重要或分量不大的古籍,如志怪小说《搜神记》之类,如果不负责任,搞成错误不少的白话译本,恐怕也是对古籍今译的意义认识不足的表现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