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弥足珍贵的著述——《柳亚子选集》评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6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弥足珍贵的著述
——《柳亚子选集》评介
徐砚华
为纪念柳亚子诞辰100周年,王晶垚、王学庄、孙彩霞合编的两卷本的《柳亚子选集》,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柳亚子先生一生著述甚丰。从1983年起,《柳亚子文集》开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逐卷出版。文集包括:《磨剑室文录》(上、下二卷)、《磨剑室诗词集》(上、下二卷)、《南社纪略》、《南明史纲·史料》、《苏曼殊研究》、《书信辑录》、《自传·年谱·日记》,共七集九卷,目前已出版了大部分。
现在的这部《选集》则有所不同,经过编者长期广泛搜集、发掘资料,认真筛选、整理、加工,全书分为《文》、《诗词》和《自传·回忆录·日记》三大部分,是柳亚子毕生著作精华的荟萃,可读性强,且有长期保存价值。《文》的部分,分“辛亥革命前”、“中华民国成立后”、“五四运动前后”、“十年内战时期”、“抗战八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七个时期,共选收文章、书信、电报、文告等260余篇,基本上包罗了各个时期柳文的代表作,反映了时代的演变和他本人“日新又新”、不断前进的思想和活动。《诗词》部分,是在已知的5000多首中选录了700余首柳诗的精华,主要是有代表性的咏史诗,但也没有忽略表现诗人炽热、深厚、真挚的友情、亲情和伉俪之间爱情的佳作。《自传·回忆录·日记》部分,有一些文章、书信、文告和诗词,是经编者苦心大力地搜求所得,且为上海版的《柳亚子文集》未能收入的。全书篇幅近100万字,书前系统地选刊了十分珍贵的照片、手迹等30余幅以及亚子先生请友人篆刻的印谱,这些图谱有相当部分是第一次发表。
周恩来1945年书赠柳亚子的题辞:“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鲜明生动地概括了柳亚子一生作为诗人、爱国者和革命家的形象。柳亚子诗才罕见,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他毕生写作旧体诗约7000余首,词200余首。以诗言志,以诗歌鼓吹革命,以诗歌记录历史。他的诗重气节,有思想。1945年,毛泽东曾称道过柳亚子的诗作,谓:“尊诗慨当以慷,卑视陆游、陈亮,读之使人感发兴起。”1979年,茅盾在一篇讲话中说:“现在谈继承遗产,应当从《诗经》、《楚词》直到章太炎、柳亚子,我以为柳亚子是前清末年到解放后这一长期内在旧体诗词方面最卓越的革命诗人。”可是,这样一位诗人,却在生前、身后多遭不幸,虽到解放后,也仍逃脱不了极左时期被冷落、诽谤、诬陷的命运。
这部《选集》编辑的缘起,远可追及到196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00周年之际。当时,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同盟会六位元老的文集,他们是:孙中山、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柳亚子、朱执信。以后因“文革”爆发,后四人的文集搁浅,直至“文革”后才得以陆续出版。《柳亚子选集》作为六部文集中最后出版的一部,虽然还有美中不足之处,但目前能以如此规模和质量问世,作为中国近代文化中一份珍贵遗产奉献给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也算是初步实现了亚子先生编印选集的遗愿,而且堪以告慰大家深深怀念的、襟怀宽广的周总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