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严于律己的周光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严于律己的周光汉
王领道 舒严
周光汉,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一个平平常常的部长,他所在的上海市长宁区武装部连续5年被评为上海市、南京军区和全国民兵预备役先进单位。
1983年8月,周光汉到长宁任武装部长后,看到人浮于事的现象,想干一番事业的热情一下凉了半截。怎么办?他反复思考着如何建设这个新“家”的问题。他暗暗下定决心:决不辜负党组织的希望。于是,他逐个找大家谈心,尽可能地把情况了解得多些。经反复调查研究后,他提出了落实岗位责任制、辞退借调人员的建议。
这一建议得到了党委其他成员的赞同。与此同时,周光汉还提出清理合并库房,紧缩办公用房的建议。这样,那些混日子的混不下去了,不愿回基层的呆不住了。于是,有人向上级写信控告他“任人唯亲”、“不务正业”。上级派来调查组后,周光汉坦诚地对调查组的同志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接受党组织的检查。”经过调查,工作组发现周光汉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仅解决了民兵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而且还改变了多年来人浮于事的状况,改善了办公条件,民兵工作卓有成效。就在这一年,周光汉被评为上海警备区先进个人,并荣立了三等功。
周光汉不但有股敢于开拓的闯劲,更有一个共产党员坚持原则、严于律己的优良品质。6年前,武装部利用空房办起招待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招待所规模越办越大,招聘人员也越来越多。周光汉的老家在安徽农村。他的亲属看到人家在城市找到了工作,就跑到上海,要进招待所做临时工,被他拒绝了。部里的办公用具需要修理,有的同志建议让周光汉在上海做木工的侄子干,他也不同意。他说:“我作为部长,更应该模范遵守部里的规定,不应有半点特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