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中科院发挥“科技国家队”作用 七千人参加攻关 完成近八百个专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科院发挥“科技国家队”作用
 七千人参加攻关 完成近八百个专题
本报北京1月17日讯 记者蒋涵箴从正在召开的中国科学院1991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科学院发挥“科技国家队”的作用,“七五”期间科技攻关的各个项目按计划完成,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
全院94个单位的70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了“七五”科技攻关,承担了60个项目中近800个专题的攻关任务。现在这些任务都已顺利完成。在发展高技术的“863”计划中,中科院参加了全部7个领域15个主题的研究。“863”计划还依托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建立了光电子工艺中心、国家智能计算机中心和智能机器人等研究基地。“七五”期间,在已批准的66项国家重大基金课题中,中科院承担了33项,也已取得了较好成绩。在这期间,中科院共有29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其中自然科学奖103项,科技进步奖152项,创造发明奖37项。
在基础研究中,他们也取得了一批前沿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与证明理论,赵忠贤等的高温超导研究,黄昆的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研究,郭可信、张泽的准晶研究等等。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离子加速器、同步辐射装置、2.16米光学望远镜,12号激光装置等大型科学装置的建成并投入运行,为开展前沿性的研究工作创造了物质条件。
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方面,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三江平原的综合开发治理,海湾扇贝引种、育苗、养殖研究及应用等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七五”期间,中科院大部分科研机构面向经济建设,大多数科技人员走向了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战场。中科院创办的高技术开发公司,经受了银根紧缩、市场疲软的严峻考验。科健公司研制开发的高档医疗设备销售稳步上升;三环公司创办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内联营企业,在我国钕铁硼产业的发展中起了带头作用;北京联想集团开发出的联想286、386和486微机主板,目前已以每月15000套的批量远销到英、法、德等国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