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党委重视 责任明确 齐抓共管 江苏综合治理社会治安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党委重视 责任明确 齐抓共管
 江苏综合治理社会治安见成效
本报讯 以“经济发展,治安稳定”闻名全国的江苏省,1990年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又取得突出成绩,全省重大案件又比前年下降了0.5%,被捕人数也比前年下降了0.5%。
几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1984年初冬,省委在盐城市召开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座谈会,总结推广了一些地区的先进经验。会后,省委成立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又在苏州召开了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明确了全省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动下,一些市县的领导同志也都把综合治理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制订综合治理的3年规划,南京市委副书记包生华带领人员,用近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到70多个基层单位进行了调查研究。苏州市委对综合治理工作每年集中讨论几次,抓一次全市大检查;对综合治理的先进单位每两年进行一次大表彰。吴县县委坚持了每月5日为综合治理工作例会的制度。扬州市郊区抓综合治理工作做到任务重挤不掉,工作忙忘不掉,困难多冲不掉。
江苏各级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都有党政各有关部门和工青妇团体的负责人参加,努力做到全党全社会动员,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眼下,全省各地以宣传部门为主,正在进行综合治理的大宣传。南通市各县区都在拍摄制作宣传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的电视录像片。扬州市各新闻单位都开设了综合治理专栏或专题节目。一些地市的宣传部门和有关方面合作组织专场文艺演出和专题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各地妇联在综合治理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盐城市妇联发动63万名妇女组成了妇女禁赌协会(小组)。禁赌会大显威风,威震全市。
江苏省在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的工作中广泛推行了综合责任制或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对全面工作进行百分考核中明确综合治理占有一定的基本分,使这项工作在全局中占了应有的位置。南京、常州等地实行了“一票否决权”制度:在评选先进单位、文明单位或授予荣誉称号时,对忽视综合治理、造成严重后果而又拒不整改者,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一票就能否决。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江苏省不但出现了“经济发展、治安稳定”的局面,而且群众的法制观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水平也明显提高。人们说,综合治理工作是“塑造灵魂的系统工程”,是搞好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常州市天宁区开展争当“好公民、好职工、好邻居、好家长、好夫妻”的活动,全市遵纪守法,团结互助蔚然成风;江阴市华西村加强道德和法制教育,多年来没有一人受到刑事处分,村风民风明显好转。宿迁市5年来对4931名轻微违法犯罪人员落实了帮教措施,他们中转化率超过90%。其中,有11人入党,36人入团,17人参军,49人当上了村组长或企事业单位中层干部,13人荣获市、乡先进工作者称号。
现在,江苏省绝大多数乡镇都建起了公安派出所、法律服务所、治安联防队。苏南农村发挥集体经济基础厚实、乡镇财政实力强的优势,还在乡镇建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苏北农村一些贫困地区发动群众义务护村、轮流巡逻打更,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秩序。
(苏正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