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5阅读
  • 0回复

人要有点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18
第8版(副刊)
专栏:

  人要有点精神
季余
西方古代一位哲人说过: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的人吃饭是为了活着。这两种思想境界确有高下之分。不过问题到此还不能打住,那“吃饭是为了活着”的人,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对于这个人生第一大问题,不同的人可以作出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回答。
傅显忠同志的回答是:“人活着吃好吃坏就那么回事,给大家干点事儿才是真格的。”话如其人,极平常,极朴实,却道出了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人生观。
是的,他一辈子克勤克俭,心思全部用在“干事儿”上。不能说他在工作中没有过任何微小的失误,但可以说他是忘我的。他对宣传工作那么“入迷”,那么沉醉,是为了个人么?他当会计、保管时,想尽办法节省每一张纸,每一粒粮,每一分钱,是为了个人么?他批评赌博的干部们,批评不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们,是为了个人么?……都不是。
当然,共产党人也是人,也要吃饭,也要穿衣,也要取得自己通过劳动应得的一份报酬。这一点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没有必要的生活条件,一切都谈不上。然而共产党人劳动、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索取报酬,而“按劳取酬”的目的却是为了更多更好地奉献,即更多更好地“给大家干事儿”。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对待自己应得的报酬,也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就在许多人认为“工分是社员的命根儿”时,队里决定给傅显忠每天记8分,他却执意要4分;实行干部补贴工资制后,他只要最低的补贴;连决定分给他的奖金他都要还给集体。这是什么风格?这就是共产主义风格!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人都这样做,但作为先进分子的共产党员,是应该具有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的。不然的话,两眼只盯在“报酬”上,结果必然是斤斤计较,“按酬付劳”,甚至还会妄想不劳而获,变成一个“为个人活着”的庸人,哪里还有一点共产党员的味道!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赞扬过李陵“临财廉,取与义”,“绝甘分少”,那恐怕只能理解成他对一种高尚人格的景仰,至于李陵这个大节不佳的人能否做到,是大可怀疑的。只有像傅显忠那样彻底解决了“为什么活着”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不仅是共产党人,一切不甘虚度人生的人,活着都不该仅仅为了个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