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古堡情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0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风物

  古堡情思
刘水明
有人说:“腰刀、古堡和大椰枣,那是阿曼的三件宝。”凡是到过阿曼的人,都会对这个国家随处可见的古堡留下深刻印象。据统计,在这块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散落着500余座大大小小的古堡。古堡,构成了阿曼最具特色的文物景观,其中有的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遗产”加以保护。到去年10月底止,阿曼全国修复开放或即将开放的古堡已多达43座,此外还有30座列入修缮计划,并进行了必要的研究。
我到阿曼首都马斯喀特的第二天,恰逢“海上丝绸之路”考察船抵达卡布斯港。当我一大早乘车穿过市区前往采访时,透过车窗,沿途就能看到许多饱经沧桑的古堡,或昂然屹立于刀劈斧削般的海崖边,或雄踞于逶迤而至、寸草不生的百仞石山之巅,或镇守在通往内地的险关隘道旁……在朝霞的辉映下,它们的颜色既有别于蔚蓝的海水,也不同于乌龟壳似的岩石,而像一座座金光灿灿的迷宫,无不对我产生一种神奇的诱惑力,在我的心中激起一股寻幽探胜的情思。
承蒙阿曼新闻部的安排,在我回国的前一天,有幸参观了著名的杰布琳城堡。杰布琳城堡位于阿曼古都尼兹瓦附近,距马斯喀特西南方217公里。该堡由伯尔阿拉布·本·苏丹于1670年建成,它最初是一座漂亮的行宫,后经历任教长改建扩建,增加了防御设施,遂成城堡。与众多古堡不同的是,这座城堡的四周是一片空旷地。
杰布琳城堡堪称一座体现阿拉伯古老建筑风格和伊斯兰装饰艺术的博物馆。整座城堡全部由石块和胶泥垒砌而成,外表是个平行六面体,基座呈长方形,周长516米,城堡高度为16—22米,主建筑坐西南朝东北,东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圆柱型角楼与主建筑相连。城堡虽经修葺,但长期的风雨剥蚀使它的外表仍显得有些苍老。
在向导的引领下,穿过一道长长的拱门,我进入了城堡。由于游人不多,宽阔的古堡异常幽静,我边走边暗自思忖:这里的一砖一石是阿曼人民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它们或许都蕴含有一个动听的故事吧!无奈那天向导介绍不多,他只简单地告诉了每个房间的用途,谈话中也没有什么惊人之语。
杰布琳城堡共分3层,有几十间大小不等的屋子,如厨房、餐厅、卧室、浴室、客厅、会议室、祈祷厅、马厩等一应俱全,房间内各种生活用具都按原样陈列。各层之间除了有楼梯相通外,还有机关暗道相串,以应不测之需。城堡内有一口深井,以及一个10来米长的地窖,其中贮藏的椰枣一两年后仍能食用。此外还有军械弹药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堡内居然设有男女犯监狱,男犯监狱非常矮小,犯人只能屈蹲;女犯监狱则相对宽大些,犯人可以站立活动。
城堡内最重要的是祈祷厅、太阳间(教长住)、月亮间(教长夫人住)和女儿间。各个房间都是自然采光,墙壁和天花板上饰有美丽的胶泥、木板雕刻和油画,许多地方还刻有古兰经文和名言警句。这些装饰花纹构图匠心独具,精巧入微,反映出当时阿曼传统的手工艺术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参观完城堡内部,我爬上堡顶,看到锈迹斑斑的火炮,不禁感慨万千,仿佛历史的风云直扑胸腔,耳旁金戈铿锵,号角长鸣,远处陡峭发紫的山峰顿时变成了狂奔出击的驼群……
阿曼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那些3500万年前的猿人、鳄鱼、大象化石以及许多旧石器时代遗物的出土,就是证明。数千年来,阿曼历经了强盛和衰落、破败与繁荣的交替变迁,但是每一次,阿曼人都从自己身上找到力量来捍卫家园,最终挣脱了外来者强加的羁绊。那伴随阿曼人定居绿洲而出现的古堡,就是这种力量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当然,阿曼境内的部分古堡,也深深烙上了殖民统治的印痕,它们是昔日阿曼人遭受侵略者蹂躏和掠夺的见证。如葡萄牙人在马斯喀特修筑的米拉尼和贾利利两座古堡,至今还完整地屹立在卡布斯王宫两侧。只是“物换星移”,岁月的尘埃已被扫净,这两座古堡现在成了皇家卫队的坚固据点。在东西遥对的堡顶上空,两面红白绿三色相间的阿曼国旗终日迎风招展,似乎在庄严而自豪地昭示世人:阿曼永远属于阿曼人民!
(附图片)
图为位于卡布斯王宫前的米拉尼古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