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目标:向着世界水平——上海宝钢以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目标:向着世界水平
——上海宝钢以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
本报记者 萧关根
在与国内钢铁企业可比的29项技术经济指标中,上海宝山钢铁厂有25项领先;与国际同行可比的15项指标中,有9项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1989年宝钢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78770元,人均实现利税33623元,分别是国家一级企业标准2.5万元和0.67万元的3倍多和5倍多。
然而,宝钢人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厂长黎明对记者提到宝钢要保持世界一流水平的对策:最重要的是开发新技术。
宝钢人都有急起直追世界先进技术的紧迫感和强烈的责任感。从1984年起每年都要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分析差距,提出新的科技任务。去年8月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将宝钢建成世界第一流的钢铁企业。总厂对各分厂厂长提出了3项任务:带好队伍、搞好生产、掌握本专业技术进步的信息。黎明同志还亲自主持了一次对8个分厂厂长和8个部门负责人的考试,要他们回答本单位技术进步的状况和世界上先进技术的信息。9月份召开了宝钢发展战略研讨会,每位厂长都要提出自己的论文或报告。宝钢各级领导所思考、议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科技进步。
宝钢的科技进步决不停留在口头上。总厂从5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中抽调1200人组成专职科研开发队伍。同时实行多种形式的研究项目承包办法和奖励,每个承包项目都要由承包者与技术部签订合同。
总厂设立“宝钢科技发展奖励基金”,支持基础性课题和重大的中长期课题的研究。一般应用性项目,以年净增经济效益2.5%的提成作为奖金;还设立项目高级工程师和项目工程师制度,对于具备申报高级工程师条件、中标项目经济效益100万元以上或达到一等奖水平的项目总负责人,聘为项目高级工程师;对于具备申报工程师条件、中标项目经济效益50万元或达二等奖水平的项目承包人,可聘为项目工程师。在项目实施期间,他们分别享受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的岗位工资待遇。1988年底开始,宝钢先后进行过3次项目招标,投标者十分踊跃,竞争相当激烈。到1990年10月,有263个项目被承包。
宝钢很注意发挥厂外科技人员的作用,敞开大门欢迎厂外科技人员来一起承包研究项目,先后与全国34所高校和研究单位合作,承担了84个研究开发项目,解决了一些只靠宝钢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难题:
对烧结机进行技术改造,把料层厚度由500毫米提高到620毫米,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基本解决了高炉炉腰结厚这个“世界难题”。
对三座转炉进行了顶底复吹技术改造和铁水脱硫技术改造,使炼钢装备技术进步了8—10年,达到了80年代后期的世界先进水平。
提高了备品备件和耐火材料的国产化水平。1989年,国产备件的领用量,已占总量的82%,耐火材料的国产化率,按重量计算,已达94%。
开发了国内急需或顶替进口的新产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