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名家百人谈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1
第8版(副刊)
专栏:

  名家百人谈读书
刘凌
书是人们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你在人生旅程屡获成功,还是饱受挫折,书决不会背弃你,而会始终给你信心和力量,让你感受人类理性的良知和品味人生与生活的意义。上海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百名人谈读书》,集录了我国在海内外久享盛誉的一百位名家的读书论。本书可谓“人文荟萃”,执笔为文的名家犹如众星灿烂,其中如著名作家、学者冰心、柯灵、许杰、施蛰存、秦牧,苏步青、钱谷融、蒋孔阳等。这100位名家的学识修养多由书本滋育而来,他们一生事业上的成功也得益于读书。
正如名家都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一样,他们的读书论也各具特色。刚过九秩大寿的冰心老人,在文章中回忆了童稚时初涉书库之门的历程。她最早看的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尤其在看《聊斋志异》时觉得“每个‘人’都从字上站起来了!”其后又看了清代两位才女写的《再生缘》和《天雨花》,同时阅读林琴南译的《说部丛书》。在看英国杰出小说家狄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现译作《大卫·考伯菲尔》)时,她“笑啼间作”的心理在她心底隐藏至今仍充满魅力。正因为她幼时饱览名著名译,才为其后漫长的写作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逾八旬的柯灵犹将书看作他的“恩师”。他的读书论是一首散文诗:“书是我的良友。它给我一把金钥匙,诱导我打开浅短的视界,愚昧的头脑,鄙塞的心灵,从不吝惜对我的帮助。书是我青春期的恋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侣。”他著作等身,仍自谦“不够条件”成为“书迷”或“书痴”。
被授予国家级专家荣誉的著名红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郭豫适教授提纲挈领地论述了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无定法,最好的读书方式是各种办法兼容并包。所谓不求甚解或求得深解是相对而言的,他研究《红楼梦》也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和人生经验的积累,理解才逐步加深。他认为阅读方法决定于阅读的目的和阅读条件,研究式和非研究式、兴趣式和非兴趣式两种阅读如能结合在一起,则读书纵使千辛万苦也会乐在其中。
本书每篇读书论前都刊有作者照片,使读者对心中的偶像能一睹风仪。照片旁还配有作者自己概叙简历和成就的小传,对我国现代文化、学术史的研究也是珍贵的资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