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阅读
  • 0回复

江苏与各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达成经济技术项目近两万建立近万个企业联合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2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苏与各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达成经济技术项目近两万建立近万个企业联合体
本报南京1月21日电 记者孙健报道:江苏省打破省际界线,与内地兄弟省市区开展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的经济与技术合作,实行生产要素的大跨度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力地促进了合作双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据测算,江苏省每年增加的工业产值中,约1/4是通过横向经济联合与技术协作取得的。
工农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燃料供应以及工业品的销售越来越离不开外省市区的市场,这已成为当今江苏经济格局的基本特征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七五”期间,江苏省通过多种形式,与外省市区协进协出的物资总额达610亿元,协进的物资占全省实际消耗的1/3。江苏各地集资4亿多元,在我国资源丰富的中西部省区同当地共同建立了一批能源、原材料基地。补偿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回该省,其中返回的铝锭数已经超过了国家给该省的年计划供应数,基本满足了工业生产的需要。
1985年以来,江苏省的有关企业与外省市区达成经济技术项目近2万个;组织协作资金约35亿元;建立各种类型的企业联合体近1万个。与兄弟省、市、区开展企业联合,促进了江苏省企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1979年,国家确定江苏省与广西、新疆两自治区对口支援以来,江苏积极推进与这两个自治区的大跨度横向经济联合与技术协作工作,双方从各自的优势出发,密切配合,经济与技术合作项目发展到2500多项。同时,江苏还为他们代培各类人员8500多人次;派往这两个自治区的技术人员达2400多人次。这种合作对双方都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优势互补、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的目的。
新疆吐鲁番农机厂过去生产不景气,企业难以为继。江苏省盐城无线电总厂主动及时与对方取得联系,将本厂的燕舞牌收录机扩散到该厂生产,既扶持了对方企业的生产经营,也使本厂的产品扩大了生产批量和市场覆盖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